<%@LANGUAGE="VBSCRIPT" CODEPAGE="936"%> 电信、联通及小灵通--要闻--通信世界网
观 察   研 究    批 评   推 介   运 营 观 察    制 造 业 观 察    监 管 论 坛    SP 观 察    手 机 论 坛
首页 >> 今日评论 >> 要闻 >> 正文
电信、联通及小灵通
2009年3月16日 11:34 通信世界网 评论()
作 者:左石金

    中国电信日前宣布,预期截至2008年12月底,本年度财务业绩将较07年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公司拟对小灵通资产计提重大减值损失。这显然这是中国电信针对工信部此前发出的小灵通“3年内退网”通告的具体落实,也是3G牌照发放后运营商的操作必然。

    我国小灵通自1997年开通,在争议中发展到今天已经超过10年,用户数在高峰时逼近1亿,显示了小灵通强大的生命力。但从2005年以来,由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大打价格战,移动通信资费一降再降,小灵通的数量已由最高的1亿用户下滑到2008年底的不足7000万用户。





    作为电信和联通的一个赢利点——小灵通业务,在面临电信重组后的今天,面临都具有3G业务的今天,电信和联通对工信部提出的小灵通退网持什么态度呢?本文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小灵通的使命

    移动公司从电信分拆出去后,原电信为了在移动业务方面继续与移动和原联通进行竞争,开始在各地大力建设小灵通网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以说,小灵通业务让电信在移动业务方面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此可见:小灵通的使命是为了让没有移动业务牌照的电信在移动市场中能够继续分得一杯羹。现如今,已具有3G牌照的电信和联通已可以明正言顺的发展技术成熟的3G业务,肯定会进行大力建设并进行快速推广。电信和联通已对技术上存在先天缺陷,在品质上存在着名种各样问题的小灵通已不感兴趣。小灵通的使命已经完成,最终如同寻呼一样,迟早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随3G牌照的发放,电信和新联通3G网络的不断成熟,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不断增多,会加速小灵通退出历史的舞台。

    二、小灵通的现状

    小灵通用户从高峰时的近1亿用户到09年1月份不足7000万,用户流失速度惊人,其用户流失的关键在于缺乏技术和价格的优势。小灵通作为无线市话,信号不够稳定、网络覆盖不全是其技术缺憾。随着移动通信单向收费,和手机终端的廉价销售,小灵通最初的低价优势也逐渐削弱。现如今,随小灵通用户数量的进一步下滑,小灵通给运营商带来的利润进一步降低。随小灵通设备服务年限的增长,小灵通的运营费用会随之升高,又会进一步降低小灵的利润。对于目前的电信和新联通来说,小灵通业务日益沦为鸡肋产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运营商的发展重点

    3G牌照发放后,中国的三家电信运营商不约而同的加速建设3G网络。中国电信于3月15日在上海首次启动3G业务试商用,预计4月份中国电信3G业务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商用。新联通近日在郑州等城市已经完成了3GWCDMA网络的部署,正式进入全面网络优化阶段。据新联通人士透露,5月17日将正式向社会放号运营,186将作为WCDMA专用号段,现联通的130、131、132、155、156用户无需换号可直接升为3G用户。

    目前,电信和新联通已将移动业务发展的重点转移到3G网络的运营和发展方面。针对小灵通用户,并不关注能够发展多少小灵通用户,而是关注如何将小灵通用户转变为自己的移动网(3G)用户。

    四、避免双网运营

    联通公司的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恐怕就是G、C两网双网运营,截止到C网从联通公司分拆出来,联通也没有解决好双手互搏这一问题。

    在3G业务发展的初期,由于终端的限制,3G业务应用不成熟,相信大部分用户还是以使用语音业务为主。在此阶段,电信和新联通如何定位3G网络与小灵通网络的用户,如何避免3G网络与小灵通的双手互搏这一问题呢?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何将小灵通用户尽快转到3G网络上来,尽快让小灵通用户成为自己的3G用户。

    总之,随三家运营商都获得3G牌照,3G建设速度的加快及3G网络的迅速商用,加速了小灵通的消亡速度。而工信部的小灵通三年退网的通知,制定了小灵通消亡的最后期限。作为运营小灵通业务的电信和新联通这两家运营商来说,小灵通业务日益成为3G业务发展中的绊脚石,而小灵通业务也会由目前的赢利点迅速成为不远将来的亏损点。电信和新联通已认识到此问题,并积极考虑制定合适的转网政策,让小灵通迅速转网成为自己的3G用户,从而成为3G业务发展的一个动力。

编 辑:高媛
相 关 新 闻
关键字搜索:中国电信  中国联通  小灵通  
[ 本站暂时关闭评论 ]
作 者 资 料
周 新 闻 排 行 榜
特 约 评 论 员
责任编辑:高 媛 投稿信箱:pinglun(@)cww.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