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 ICT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eSIM技术的创新与变革。在麦肯锡最新报告中曾指出,eSIM产值将在未来8年內增长近100%。eSIM一夜之间重回公众视野, eSIM是与用户连接的纽带,承载移动网络入口和业务创新的平台。这让手机厂商、虚拟运营商看到了新的市场空间。与此同时,eSIM也将撬动物联网、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传统的电信业务将何去何从?
中国联通研究院仇剑书,在7月6日召开的“eSIM技术与创新峰会”上表示,从移动通信凭证的角度看,eSIM其实是一种新的获得移动通信服务的凭证。站在技术角度上,eSIM既继承了传统SIM卡的优势,又提升了安全可靠性。
目前,车联网也在慢慢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车辆在国内国外销售、跨境活动上,传统的SIM卡不能满足客户对运营商自主切换、漫游资费的需求。同样,在可穿戴设备上,传统的SIM卡也同样不能满足对数据通信的需求。在漫游、资费问题上,传统的SIM卡有着与生俱来的劣势。正因如此,eSIM卡便应用而生。
然而,手机SIM卡有着非常成熟市场,何时引进eSIM,又如何使用呢?仇书剑认为,eSIM增长可能会比较快,受物联网、车联网尤其消费类电子的推动,未来几年eSIM的市场规模可能会20%的增长。eSIM的出现,会导致基础电信业务直销比例下降,而间接销售的比例将会有所增加。
eSIM的出现,必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仇书剑认为,从近期来看,影响主要是SIM的远程配置技术,将催生新的虚拟运营的模式,传统的电信运营商将会失去用户的基础点。设备制造商会主导eSIM产品的发布和部署,电信运营商需要适应设备制造商的步伐。从长远看, eSIM会被大范围采用,B2B和B2C融合的服务将重新定义电信服务模式。终端厂商的产业链的地位会提升,传统的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可能面临转型,而虚拟运营商和一些其他的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能力和用户体验会获得增强。
eSIM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的技术发展驱动,而是因为新的电信服务需求,同时eSIM也会成为变革的重要推手。仇书剑表示,运营商家,需要积极的面对行业的新趋势,需要改变传统服务和营销的模式,才能在未来的行业中保证竞争力。
从B2B的业务角度,仇书剑表示,运营商需要聚焦于创新,在操作层面,建立一个生态系统,紧密联系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服务支持。
而在B2C的业务方面,仇书剑认为,一方面,未来需要在单一合约中为用户绑定更多的设备,提高用户的黏性。另一方面,在已有的销售渠道基础上,增加新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