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双赢:魅族与高通签订专利授权协议背后

作者:孙永杰 2017.01.17 11:02 来源:通信世界

日前,中国手机厂商魅族与高通达成专利授权协议,至此,高通已经与中国120余家相关企业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这背后意味着什么?


近日,有传闻称,在魅族2017年的手机产品规划中出现了搭载高通芯片的魅族手机,并借此推断,魅族将很快或者已经与高通签订了专利授权协议。果不其然,就在传闻的次日,推断就变成了现实,即魅族与高通正式签订专利授权协议。鉴于此前中国多数主流手机企业均与高通签订专利授权协议,魅族以种种理由不与高通签约,甚至由此引发高通在中国、德国、法国和美国对魅族发起专利诉讼,此次双方的签约意义深远。

首先对于魅族来说,正如魅族科技总裁白永祥所言:“这次合作一定会为用户、渠道、股东、员工共赢的局面添砖加瓦。”白永祥此言颇有道理。在已经过去的2016年,虽然魅族先后发布了10余款的机型,但由于未与高通签订专利授权协议而无法“名正言顺”地在手机中使用高通芯片,导致其尽管发布的机型在国产手机厂商中名列前茅,但从市场表现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缺少了高通的芯片,魅族手机给市场和用户一直留下的“中低端”品牌的形象始终挥之不去,同时也让市场和用户失去了更多的选择,尤其是在智能手机产业遭遇创新瓶颈,迫切需要来自底层芯片创新驱动(例如被业内看好的AR/VR、AI等最终决定其实际表现和体验的是核心底层芯片的创新和支持)的当下,缺乏高通芯片的支持和助力,始终是阻碍魅族手机进一步发展和前行的“痛”,也是业内为何一直呼吁魅族应尽与高通签约的主要原因。所幸的是,随着此次魅族与高通专利授权协议的签订,业内、市场和用户的期望不久将变成现实。

其次对于高通来说,被某些业内人士称为“最后的武士”的魅族最终与自己签订专利授权协议,加之此前已经有120多家中国手机相关企业成功签约,证明了高通专利授权商业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其给相关授权企业带来的价值。

提及给企业带来的价值,众所周知,过去的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厂商高速扩张,华为、OPPO、vivo等均有惊人的增长,但是摩根士丹利(大摩)预言,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恐会触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2016年,华为、OPPO、vivo的高速增长攫取到了大部分的换机用户,而鉴于2017年苹果和三星新的旗舰机对诸多新技术的采用,势必会分流新的换机用户。.基于此,海外市场的争夺对于中国手机厂商就显得尤为重要。若受限海外市场布局、缺少专利支持等因素,国内手机厂商将只能局限在国内市场销售,不仅增长有限,激烈的价格竞争可能进一步压缩获利空间。

 由此来看,要想进一步发展(更多获取市场份额和利润),海外市场将是2017年中国手机厂商的重点,这之中专利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基于之前小米、OPPO和vivo先后在海外市场遭遇专利诉讼的现实,专利壁垒依旧是多数中国手机厂商“出海”难以逾越的“软肋”,不过随着中国手机厂商与高通专利授权协议的签订,该“软肋”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化解。需要说明的是,从近期诺基亚对苹果在多国、多项专利的诉讼看,未来海外市场专利壁垒只能是有增无减,这似乎再次证明了国内多数手机厂商与在通信产业具有强大创新和专利储备的高通签订专利授权协议战略的明智和正确。

 除了上述给相关签约企业带来的实际价值外,魅族与高通专利授权协议的最终签订也说明尽管认知的道路曲折,但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尊重最终还是彼此达成了共识,而这种共识,势必会间接增加中国企业的创新力和专利的积累,这一点从最早与高通签订专利授权协议的中国厂商华为的表现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通过与苹果签订专利交叉授权且在专利交叉授权数量上远超苹果、在中国和美国首先发起对于三星的专利诉讼、在美国起诉T-Mobile专利侵权等,华为已经是中国企业在尊重知识产权基础上自我创新的代表,且这种创新在促进当下中国手机产业的转型、升级,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次魅族与高通专利授权协议的签订,不仅是简单地对于签约双方的共赢,更是对于中国手机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检验,并对未来中国手机厂商的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