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放低姿态:“光宽带+”全面对标电信PK服务质量

作者:郄勇志 责任编辑:孟月 2017.03.29 10:46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日前,中国联通在宽带市场发布全新战略:以千兆速率和五大计划为内容的“光宽带+”。从具体战略内容来看,联通接下来将在宽带业务上围绕提升质量、延伸服务、差异化竞争、强化营销等方面做足功夫,力争在宽带业务上全面对标中国电信PK服务质量,同时也可以用品质和服务回击中国移动的单一“用户数超越”,用实力证明自身在固网市场之价值所在。

宽带市场:中国电信仍保持绝对领先

前不久,三大基础运营商接连发布了2016年财报。具体在固网市场,中国联通用户同比增长4.0%,达到7524万户,其中FTTH用户占比达到71.2%。“智能沃家”用户在固网宽带用户中的渗透率达到26.1%,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

中国移动凭借其持续发展宽带用户,目前拥有有线宽带客户达7762万户,净增2259万户;家庭数字化产品“魔百和”用户突破2280万,集团客户达到545万家;

而中国电信全年有线宽带用户净增1006万户,达到1.23亿户,其中FTTH用户达到1.06亿户,净增3500万户,渗透率达到86%。全年有线宽带接入收入同比增长3.3%,发展势头良好。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信在国内固网市场仍旧保持绝对领先地位,这不仅仅体现在前端直观体现出来的具体数字方面,还体现在其在后端隐性的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优势、骨干网传输链路覆盖优势、IDC优势、光纤到户覆盖优势等传统优势。

总体来看,中国移动虽然在固网用户数据上超越了中国联通,但是受制于其骨干网建设不足、IDC机房规模不大、无互联网国际出口等限制,本质上还是无法同其他两家短期内真正PK宽带服务。所以,国内宽带市场竞争仍旧是集中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上面,尤其是比拼最后服务质量上。

放低姿态 对标电信

从联通发布的“光宽带+”五大计划来看,多少还是充斥着在服务质量方面全面对标中国电信的意图。从中国电信在今年初发布的“智能光纤白皮书”来看,其着力推进网络智能化、业务生态化、运营智慧化,在这里面,固网业务重新定义了百兆及以上高速宽带通信服务能力,力求为用户带来接入速率的大幅提升、应用内容的丰富填充、以及服务体验的全新升级。

中国联通“光宽带+”具体核心在于实现上网与视频的双通道宽带标准、推出全新融合套餐、投入大量运维人员服务智慧家庭、拓展差异化运营等,对中国移动采取服务质量攻势,对中国电信则采取全面对标追赶态势,主动放低姿态,意欲“广积粮,缓称王”。

而中国电信的“智能光纤白皮书”的核心内涵在于以百兆宽带速率起步,千兆超高速率引领,不断填充全4G天翼高清、天翼智能组网、家庭云TB级存储、全高清天翼想家、宽带智能提速等创新业务,加快培育以智能终端、品质服务、生态合作、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宽带新优势,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持续打造家庭宽带市场的行业标杆。

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宽带市场战略布局来看,前者希望推出千兆宽带试点,而后者则寄望于千兆超高速率宽带引领;前者在千兆宽带方面目标相对现实,目前仅15城市作为试点,后续开展计划暂不明确,后者则明确宣布2017年打造“百城千兆”示范工程,打造千兆示范小区样板。

其次,两家主要竞争商在客户运维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例如,中国联通推出“智慧到家”高端服务,内容包含家庭组网设计、WIFI覆盖及质量优化、设备安装调测、日常维护等,将高端服务以产品形式推向客户。初步计划打造6万名“智慧家庭工程师”,实现向联通全网宽带用户提供延伸服务。

而中国电信则提供便捷宽带自助服务、优先快装快修响应、尊享星级客户服务、专属智能组网工程师、全国统一宽带测速平台等专享品质服务,实现客户感知新提升和服务价值新跨越。加快网络运营能力提升,通过提供端到端的“智能验收、自动开通、自动判障、智能分析”等智慧运营能力,确保网络运营安全可靠,营造用户放心可信的网络空间。

总体而言,中国联通全新“光宽带+”战略立足服务质量,全面对标中国电信,希望借助服务质量提升、丰富产品形态、大幅增添运维后期服务人员,力图实现在宽带市场的全面复兴。当然,这需要全国几十万网点渠道的支持,“百城联动”营销行动相信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联通势必会有更多动作出台,进而推动战略全面落地,让我们拭目以待。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