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人工智能将成为最具破坏性级别的技术

作者:刘婷宜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7.08.07 20:37 来源:通信世界网

8月7日消息,在昨日举办的极客公园2017奇点创新者大会在上,锤子科技创始人兼CEO罗永浩表示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亲自带领120人左右的团队开发一个具有革命性的新系统。这个新系统将整合人工智能技术,颠覆现有交互模式,可将日常办公效率提升200%,新系统将在明年春天、最晚明年夏天正式发布。

最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成熟,人工智能也在更替换代中不断的进步。

我国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正在双双进入临界点,人工智能正在进入2.0新阶段。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也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发展正处于第二波次。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迎来新一轮创新变革,理论和技术加速突破,产业化周期日益缩短,企业创新更加活跃,人工智能开始从实验室走进人类生产生活,进入一个与以往显著不同的创新发展阶段。

众所周知,2017年是人工智能备受瞩目的一年,不论是柯洁大战阿尔法狗,还是百度总裁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上了五环,都会引起热烈讨论。7月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百度、阿里、腾讯等企业将人工智能视为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与此同时,各大研究机构也对人工智能进行了详细的数据调查。

前不久,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了名为 《人工智能,下一个数字前沿》 的研讨报告,同时也发表《人工智能如何能给公司提供真正的价值》 一文,来对他们的研讨报告进行总结。他们采访了超过3000名高管,针对AI技术的应用,公司未来的部署,AI对市场、政府和行业的影响来进行提问。

据了解,百度、谷歌等科技巨头2016年在AI上的总投入是200亿-300亿美元,这些资金中90%用于研发和部署,10%用于收购。从2013年起,对AI的投资增长率就是其他行业3倍。麦肯锡发现,在接触到AI技术的公司中,有20%是早期使用者(early adopter),主要集中在高科技/电信、汽车/装配和金融服务业。

麦肯锡预计,未来3年,高科技、通信和金融服务将成为主要采用AI技术的行业。这三个行业之间专利和知识产权的竞争正在加剧。现有的设备、产品和服务,以及领军科技公司的发展蓝图,将会逐渐揭示他们的研发实验室如今的创新性活动水平如何。例如,在金融服务业,应用AI优化的欺诈识别系统能提高准确率和速度,预计在2020年市场将达30亿美元。

而Gartner在发布的2017技术成熟度曲线(The Hype Cycle)里指出,未来10年人工智能将成为最具破坏性级别的技术,主要是因为卓越的计算能力、漫无边际的数据集、深度神经网络领域的超乎寻常的进步。插上人工智能AI的“翅膀”,人们基于数据可以解决超乎想象的问题。

在人工智能类的领域里,Gartner关注到智能机器人正处于快速长成期的顶峰,并称在未来几年中,围绕智能机器人的宣传和期望将继续增长。Gartner指出,过去几年中,亚马逊机器人公司计划配置10000个机器人来完成客户的订单;谷歌收购多个机器人技术公司;Rethink Robotics推出巴克斯特和Sawyer,可与人类员工一起工作;2016年,希尔顿、威斯汀等酒店房间也开始使用服务机器人。Gartner认为,这些都是智能机器人将会大放异彩的趋势。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阿里云研究中心的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沿一个“之”字形路线发展: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将继续完善和产业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现价值创造并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引擎;经历一段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将实现科技突破,新的智能模型和颠覆性方法有望再次出现,引发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和技术路线的新一轮变革。

因此,当前阶段的人工智能需要以滚动方式发展,既需要推进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产业化;同时,也要针对未来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进行理论攻关,以认知智能为重点,借助脑认知科学研究和量子科学研究的发展,研究透明性,可解释性,通用性更强的新一代机器学习模型,研发具有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强泛化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新一代智能计算范式方面形成理论储备,探索新的科学发现。

(文中部分观点来源于网络)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