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支持刷手机进站 NFC支付能否反攻?

作者:程琳琳 责任编辑:耿鹏飞 2017.08.21 08:24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近日,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宣布,北京地铁全线支持“刷手机”进站,这是利用手机的NFC功能使手机与一卡通终端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刷卡。

据了解,早在2010年北京即开始实现NFC手机刷卡业务,运营商的NFC-SIM卡模式即实现了商用。之后的2015年左右,三星、小米、华为等全终端模式的NFC公交卡则先后实现了北京地区的应用。因此,北京地铁的NFC手机刷卡进站其实一直就可以。

另外,伴随着推广,北京地铁放出了目前支持手机刷地铁公交的详细机型清单,表明了众多手机型号是支持“NFC-SIM”模式还是支持手机内置的“eSE”模式。公交一卡通此次的推广又掀起了新一轮NFC与二维码的技术之争。

NFC公交刷卡体验更优

在支付领域,NFC技术和二维码技术只是在前端的近场支付技术不同,后台的技术完全是一样的,两者的技术之争也就在前端。

NFC技术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10厘米距离内,它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二维码又称Q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在公交一卡通交互场景中,NFC的用户体验更优。例如,NFC进行一卡通刷卡可以更好地简化流程。如果采用二维码进行一卡通支付,需要唤醒手机、打开APP并调出扫码功能才可以进行支付,而采用NFC支付就可以直接拿出手机,无需唤醒操作就可通信。

另外,在安全性方面,NFC也比二维码性能更优。二维码基于图像识别的技术,NFC是无线射频的技术,可以有效防止伪造二维码给用户带来的损失。另外,NFC技术的通信拥有双向鉴权、数据加密等手段,能达到金融级别的安全等级,这是二维码单向通信、有限信息所不能达到的。

在NFC的产业推动方面,银联和运营商一直在积极推动NFC技术的普及。中国银联一直在推动“云闪付”,而中国移动早在2013年上半年在北京地区推出了NFC手机钱包业务,重点对公交线路NFC刷卡等项目进行试商用。

二维码支付终端门槛更低

在NFC技术诞生之初,手机像素比较低,尚不能实现扫码支付,但是随着手机像素越来越高,互联网APP越来越普及,二维码的使用率不断提升。目前移动支付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移动支付方式还是二维码。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65.4%移动支付用户偏好使用支付宝进行线下支付,32.3%用户偏好微信支付,而支付宝与微信均使用二维码进行支付。

NFC支付既需要用户更换SIM卡,还需要厂商更换POS终端,商场收银人员还需要进行相关培训才可以操作。反观二维码支付,手机只需要像素足够,支持APP,就可以随时扫码支付,用户在付款时,只需要扫描以下商家打印的二维码,或者由超市收银员用设备扫一下用户的二维码,即可实现付款。

二维码的便捷性使得线下无现金支付普及型更高,现在大街上任何一家小店或者菜市场都会贴出自己的二维码,用户扫一扫即可支付,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交易。

因此,在笔者看来,NFC和二维码两种支付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未来或许可以互补发展。NFC大额交易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可以一定程度上用在小额快捷支付方面,而二维码支付可以利用终端门槛低的优势,更好地普及线下应用。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