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SDN/NFV大发展的一年

作者:耿鹏飞 责任编辑:耿鹏飞 2017.09.27 14:55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发生了重大变革,为此寻找更灵活、更高效、低成本的网络架构解决方案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SDN/NFV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其倡导的软件化和虚拟化,能全面突破现有网络困境,成为电信运营商竞争与盈利的核心。

此外,随着5G网络部署的临近,全球几乎所有的主流运营商都在进行SDN和NFV的研究部署。根据TBR Research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大多数一级电信运营商预计在两年内采用SDN和NFV技术。业界多方认为2017年将是SDN/NFV大发展的一年,进入正式商用的关键阶段。

运营商加速SDN/NFV布局发展

SDN/NFV技术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大量应用案例层出不穷,技术和产业都发展迅猛。以SDN/NFV技术为核心的网络重构已经成为了网络基础设施升级的主旋律,网络软件化、虚拟化、智能化和开放化的时代即将真正到来。

特别是在电信领域,近年来,全球运营商的发展目标共聚一点,围绕网络重构这一重要议题制定转型战略。然而,数字化世界即将到来对运营商提出了诸多挑战,由互联网扩张带来的收支逆差,电信的支出和投资高于收益。运营商的网络变革无法一蹴而就,电信网络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扩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架构。

目前,中国联通以IP A网为基础,采用SDN技术全面升级构建服务产业互联网的专用网络,实现全国334个城市全覆盖,同时在海外的延伸点大量部署SDN化升级,给用户提供极低时延、高质量的多种带宽需求,还能实现业务实时开通、配置自动下发功能。除此之外,中国联通还提供网络弹性服务,支持QoS、SLA差异化需求。

中国移动方面曾表示,SDN/NFV将是未来网络重构的技术基础。中国移动以ONAP打造下一代网络自动化运营平台协同编排器。ONAP提供了以云为核心的SDN/NFV网络编排器开源平台,支持网络端到端生命周期管理、全局资源编排、网络动态调度。据了解,ONAP由中国移动牵头的OPEN-O与AT&T牵头的ECOMP于2017年2月合并成立,目前共有白金会员17家,银牌会员27家。

谈及今年的规划,中国电信将在完善顶层设计(新一代运营系统,机房DC重构)、推进项目实施(vBRAS、VEPC、随选网络、云网融合)、突破重点领域(NFV和SDN)三个方向发力,进一步推进中国电信网络重构进程。在SDN方面,中国电信计划将云资源池内SDN部署工作推广至14省;与芯片厂商深度合作,完善SDN网关功能,扩大SDN家庭网关试商用规模。

产业链上下游纷纷发力SDN/NFV建设 

此次会展,涉及SDN/NFV领域大牌企业将悉数到场,除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外,华为、中兴、通鼎、新华三、爱立信、诺基亚贝尔、大唐等业界精英,齐聚北京、聚焦SDN/NFV,描绘数字化转型。此外,Oracle与VMware也首次亮相此次北京展。

目前,华为正式发布了TestCraft服务,以TaaS(Testing as a Service)的模式面向SDN/NFV领域,提供多种多样的自动化测试模型和专业服务。TestCraft的发布标志着其在基于SDN/NFV技术的电信网络云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华为是SDN/NFV技术标准的主要贡献力量之一,全面参与SDN技术标准制定,主导北向接口/安全/光传送等标准制定,POF成为OF 2.0协议的基础;是ETSI NFV ISG(Industry Specification Group )主要成员之一,提交提案数664个,排名第一; 立项数5个,排名第一。

据了解,大唐宣布在5G技术研发试验中,已完成无线侧所有关键场景试验和外场技术验证,同时率先在网络侧平台采用最新的SDN/NFV 技术,遵循最新的标准进行了产品可行性验证。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以“诺基亚贝尔”品牌亮相该展会,围绕“科技以人为本”的参展主题,通过“5G 端到端,释放超链动能”、“物联网连接的使能者”、“责任担当,力助‘一带一路’”三大展区。

其中,在诺基亚贝尔的“一带一路”展区,观众可以通过大屏幕看到诺基亚贝尔在“一带一路”信息化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诺基亚与菲律宾领先的电信运营商Globe Telecom分别就无线技术,以及IP、光与SDN技术展开合作,助力打造更加稳健的固定及移动网络,满足菲律宾当前及未来快速增长的数据需求。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