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运营商供应链管理新探索

作者:常文静 朱敏 责任编辑:王德清 2017.10.20 11:22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互联网+时代为供应链管理提升输入了更有效的高效沟通、全面可视及智能分析的工具。深入推进供应链管理的“五化”,打造主动型、数字型供应链是移动集团对供应链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安徽公司以持续进步的信息化手段为抓手,探索需求、订单、质量等关键环节管理模式创新,推动集采执行管理精细、高效、合规、阳光。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发展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一整套思维模式与一整套管理模式在社会、生活各个部门的扩散与应用。互联网化为供应链实践提供了提升服务感知、实现过程可视、开展智能分析等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很多供应链优秀标杆企业纷纷利用互联网+手段开展供应链环节的创新变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中国移动集团提出要在大市场、大网络、大能力、大协同中,深入推进供应链管理的“五化”,深化职能管理,加强创新协同,着力弥补短板,保持“央企领先”。其中:打造主动型、数字型供应链,要通过敏捷柔性的采购模式创新工作,提升内部需求单位的服务感知。安徽移动以总部“集采执行实现采购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形成完善有效的指导意见和制度体系,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实现阳光采购”要求为指引,探索改革集采执行管理模式,实践集采执行集中化管理,健全优化集采执行集中管理的制度和流程,以持续进步的信息化手段为抓手,强化需求、订单、质量等关键环节的末梢管理,推动集采执行管理精细、高效、合规、阳光。

互联网+模式下的采购管理新体验

(一)以采购需求精准预测为核心,打造主动型的采购需求管理体系

开展采购品类管理是采购需求管理的基础。按照省公司主导、分公司复核的基本原则针对集采执行物资探索了品类区分,细分了四类需求收集模式。模式一为投资计划型,适用需求与年度规划相关的物资品类,例如传输线路、家庭宽带项目用产品等。该品类物资的需求收集模式由省公司主导、分公司辅助执行。模式二为项目核算型,适用物资需求无年度明确规划,按项目进行核算的物资品类,例如路由器、交换机、小型化PTN等。该品类物资的需求收集模式为分公司自行上报,省公司严格审核,同时参考历史采购量。模式三为计划+项目结合型,适用物资需求与部分年度规划及分公司自行需求有关的物资品类,例如蓄电池、开关电源、空调等。该品类物资的需求收集模式为有规划的省公司核算,不确定的分公司上报,结合后汇总。模式四为需求稳定型,适用用量平稳,波动较少的物资品类,例如多专业使用产品如电缆、尾纤等。该品类物资的需求收集模式为省公司主导审核,分公司辅助。

创新方法,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重点物资的需求预测模型。以宽带接入项目为试点,重点聚焦光缆、分纤箱、接头盒、光缆交接箱、光分路器五类物资,区别农村和城市场景,实现项目维度、地市维度及年度维度的采购需求量的科学预测。其中,影响因素方面主要考虑了各类工程项目立项、采购、出库等相关历史数据,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等重点筛选了12个主要影响因子作为模型输入变量;模型方法方面主要采用SPSS Modeler软件,利用其中的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需求预测模型。目前模型的年度预测精准度、项目预测精准度均达到了80%,项目预测精准度达到85%。整体模型预测效果较以外经验预测得到较大提升。

(二)以标准化产品库为基础,打造“淘宝式”在线采购模式

基于标准化产品库,创新性开发“淘宝式”在线采购模式,分公司报送请购需求,只能从标准化产品库选择物资,杜绝超标采购,避免自由裁量;同时还实现份额控制、价格计算、采购审批、订单发送等自动化,从采购需求端保证采购全过程受控运行,防止人为偏差,提高采购执行效率。

1508729023729070420.png

图1:淘宝式在线采购模式示例

(三)以风险防控为目的,逐步推进全流程信息化管控体系建设

依托信息化支撑手段,面向需求单位、供应商、采购、集团公司四个服务对象,通过嵌入标准化产品库管理、搭建集采执行全流程封闭高速公路、健全关键风险节点防控措施,逐步推进合规、高效、协同的全流程信息化管控体系建设。

源头把控,全流程嵌入标准化产品库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审核后的标准化产品库在系统中全流程固化,从源头进行把控,确保需求订单只能从标准化产品库选择,实现项目带入、份额控制、价格计算、订单发送等自动化,杜绝超标采购,避免自由裁量,从采购需求端保证采购全过程受控运行,防止人为偏差,提高采购执行效率。

流程贯通,建立集采执行全流程封闭高速公路。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了一条贯通省内采购平台与项目、合同、报账、集团SCM等系统的封闭、无障碍通道,确保集采执行流程畅通、不受外界干预。

2.png

图2:集采执行全流程封闭高速公路全视图

风险防控,关键风险节点嵌入管理。立足集采执行请购、采购、到货、质量等各环节的关键风险节点,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施“钉钉子” 管理方式,将防控措施进行系统固化,避免集采执行流程中不规范问题的发生。以质量环节为例,目前可以实现按月通过采购平台发布产品检测计划,全程在线跟踪;产品质量问题全程在线闭环管理。

未来工作展望

(一)需求预测模型拓展和深化利用:应用品类还相对有限,需结合管理需求对预测品类进行进一步扩展,逐步形成覆盖全品类的采购需求精准预测体系;同时目前更多是聚焦单项目维度的,但运营商的通用物资的应用场景可能不仅仅在一个项目上,如何构建以物资维度的需求预测模型可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应用。

(二)信息化功能可进一步深化:目前安徽公司的供应链信息化实践更多还聚焦在信息在线和可视上,智能实践相对较少,后续可结合需求预测模型等场景逐步加强在信息智能分析方面的场景研究和系统开展;同时在可视方面,未来可建立基于采购全目录的全景视图,通过集采目录、框架协议、产品份额的整合管理,实现大类、中类、小类、产品四层数据的汇总分析展示。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