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CDN价格再降25%,能否引起行业大动荡?

作者:耿鹏飞 责任编辑:卞海川 2017.11.23 08:00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昨日,一则关于阿里云CDN再降价25%的消息刷爆了整个朋友圈,其降价后的带宽单价最低只需16.2元/Mbps/月,再创国内最低价。一时之间,业内哗然,甚至有人担忧这将引发新一轮的“价格战”。本来面临巨大压力的传统厂商,压力更大了。

阿里云  隆价25%.jpg

从阿里云官网数据得知,CDN的价格分为两个部分:“基础服务” + “增值服务”。“基础服务”包含:两种计费方式任选:按流量计费 或 按日带宽峰值计费。“增值服务”包含:HTTPS安全加速服务,以当日HTTPS请求数计费。

其中,按峰值带宽计费说明,当峰值带宽大于20Gbps,中国大陆价格为0.54元/Mbps/天,如此按一月30天计,0.54*30也就是所谓的16.2元/Mbps/月。


先来看看,阿里云CDN发家史和数次降价史。基于商业应用、网络性能以及成本开销等多方因素的考量,2006年淘宝开始自建CDN。到2013年的时候,CDN服务了阿里巴巴集团中包括淘宝、天猫以及支付宝等大部分业务,也支持了每年的天猫的“双十一”。自2014年3月份开始,淘宝CDN加入阿里云的云产品,成为其云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占据着阿里云30% 的业务量。

2015年5月22日,阿里云下调“极速CDN”的价格,最高降幅达21.2%,调整后,最低价格为22.8元/Mbps/月或0.26元/GB。在今年3月,在完成对优酷CDN及视频云业务整合后,阿里云CDN降价幅度高达35%,单价下降到0.17元/GB。在昨天更是降到16.2元/Mbps/月。

目前,阿里云CDN客户超过24万,成为中国体量最大的CDN服务商,全球节点超1200个,带宽能力超80TB,业务涵盖视频、金融、电商、医疗、直播等众多领域。在刚结束不久的天猫双11当日,阿里云CDN更是平稳运行、顺利保障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无时差交易1682亿人民币。

无可争议,阿里云已站在CDN行业的第一梯队。其发展也是有目共睹,首批获得工信部颁发的CDN牌照,与网宿、蓝汛、腾讯云成为国内具有全国范围经营许可4家的企业。

然而,阿里云CDN的此次降价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蝴蝶效应”呢?在IDC行业分析师张舒看来,此次降价不可避免的会对其他厂商形成一种压力,导致竞争的加剧,但不会形成如去年一样的“跟风潮”。

首先,阿里云CDN选择在此时降价,CDN市场发展比较平缓,而不是在“双十一”前,时间节点很尴尬,或许是为了年底的“冲量”销售。阿里云具备庞大的数据中心,CDN服务客户有24万之多,已形成足够的规模效应,“薄利多销”更多的是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从阿里发布的2017第三季财报来看,阿里云计算收入 29.75 亿元,同比增长 99%,但亏损是6.97亿元,2016年同期亏损为3.98亿元。数据来源于阿里财报)

其次,此次阿里云CDN仅宣布价格降低,却并没有产品功能的迭代升级,短期之内此次降价会对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有所刺激,但是对于企业级大客户而言,由于更加关注产品的性能稳定性以及服务需求,影响并不太大。

再者,CDN需要巨大资金物力投入,带宽成本高昂,对数据中心规模和运营要求较高,同时相当考验CDN服务商的调度能力,当前,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处于盈利阶段,厂商对CDN市场投入逐渐趋于理性,短期之内不一定会引起群体性“跟风“降价。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云计算的本质是普惠科技,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价格和折扣幅度的调整降低了使用云计算的成本,这将有利于更多企业采用云计算的方式开展业务。

但作为企业而言,永远难以回避的是其商业本质,正如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中表述的,商业竞争的本质目的,不是为了竞争而去竞争,而是为了获取超过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简而言之,商业的本质就是为了攫取利润。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