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发布下一代 NetGuard 安全管理中心软件

责任编辑:耿鹏飞 2017.11.23 22:33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诺基亚近日发布下一代NetGuard安全管理中心NetGuard Security Management Center软件旨在助力运营商提升其主动检测、预测并应对日益严峻的勒索软件及其他恶意软件威胁的能力。 

如今,安全数据在数量、生成速度和多样性等方面都在向安全团队发出空前挑战。通常情况下,公司每年会收到几十万次安全告警,其中漏查率高达70%1。此外,终端安全解决方案在客户网络中的扩散极其复杂且难以管理——随着全新物联网设备的广泛部署,这一挑战将会变得更加严峻。

作为一款独立的综合性端到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诺基亚NetGuard安全管理中心软件可实现安全编排、分析及响应等功能。通过该解决方案,运营商能够监测、配置和控制部署在其网络上的所有多厂商安全系统。

软件最新版本集成了分析和自动化功能,使安全管理与操作流程实现了由手动的被动响应式向动态的自动预测式的转变,并为在未来版本中增加先进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功能奠定了基础。

最新的诺基亚NetGuard安全管理中心软件采用全新的仪表板(dashboard)及自动化安全工作流引擎,使运营商能够通过半数成本来调查所有告警、消除高达70%的虚假告警、减少50%以上的告警调查次数,从而在遭受攻击并造成大范围破坏之前化解威胁2。

诺基亚应用与分析业务集团新兴产品部负责人Ron Haberman表示“日趋老练的攻击手法、不断增加的网络复杂性以及物联网设备的普及,使安全团队无法快速高效地监控、应对和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威胁。凭借诺基亚在网络通信技术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广泛积累和专业知识,我们有能力应对这些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我们的安全管理中心软件能够帮助运营商简化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并在终端用户或企业遭受攻击之前主动消除安全威胁。”

勒索软件数量激增,亟需实现更加强健的安全管理

诺基亚威胁情报实验室最新发布的《诺基亚威胁情报报告》显示,业界亟需采取更加高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如部署诺基亚NetGuard安全管理中心软件,以应对手法日趋老练的勒索软件及其他恶意软件。

今年早些时候,席卷全球150个国家的Wannacry勒索病毒是有史以来影响力最大的病毒之一,逾23万台计算机遭受攻击。尽管在攻击发生之前安全补丁就已经被开发出来,但很多电脑并未安装,这说明非常有必要推出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来确保所有易受攻击的网络设备都能实现安全配置与主动修复。

《诺基亚2017年威胁情报报告》的主要调查结果包括:

· 智能手机感染率为72%:在所有感染恶意软件的移动设备中,智能手机占比达72%,其余为物联网设备及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 PC设备。

· Android操作系统成主要攻击目标:Android恶意软件在2017增长了53%,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感染率达69%(2016年为74%),主要由大量不安全的第三方应用商店(占应用市场的96%)所致。

· Windows/PC设备感染率有所上升:Windows/PC设备感染率由2016年的22%增至2017年的28%。iOS设备等平台的感染率基本维持在4%左右。

· 应用异常:(由软件更新及其他生态系统更改所引发的)应用异常,导致了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等重大性能问题。

· 越权广告程序愈发猖獗:第三方应用中的越权广告程序愈发猖獗,卸载难度加大,不仅能在主应用程序的非启动状态下显示广告,还会泄露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及联系人列表等个人信息。

 

关于诺基亚安全管理中心软件

诺基亚安全管理中心软件能够从多种情报来源(包括诺基亚NetGuard终端安全反恶意软件解决方案,和从全球移动与固定网络中收集数据的诺基亚威胁情报实验室)中整合数据并提取可执行的建议。通过协同第三方安全系统监视网络安全状态,对漏洞、安全策略及网络接入进行管理。

最新版本的诺基亚安全管理中心软件基于诺基亚最先进的通用软件基础(Common Software Foundation)和原生云设计原则开发,预计将于2018年第一季度面市。

关于诺基亚威胁情报实验室

诺基亚威胁情报实验室致力于通过研究恶意软件在网络通信中的行为制定检测规则,识别命令与控制通信及其他网络行为中的恶意软件感染,从而可以对服务提供商网络中的恶意软件进行检测,同时,该检测规则也为诺基亚开发NetGuard产品组合奠定了基础。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