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发布终端规划:再卖4亿4G终端,发力4G+

作者:黄海峰 责任编辑:耿鹏飞 2017.11.24 17:47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在11月23日召开的2017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记者看到华为、荣耀、三星、金立、OPPO、vivo等34家合作伙伴展示了精品手机,包括多款最新发布的全面屏手机、人工智能手机。而在11月24日的主题论坛上,中国移动多位高层公布了中国移动终端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发布了《中国移动2017年终端质量报告(第二期)》《中国移动手机白皮书》和《中国移动多形态终端白皮书》,对2018年终端合作与订货政策进行了解读,提出了2018年终端产品定制要求。

2017年销售4G终端近4亿部

谈及当前移动业务发展,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中国移动终端体系发展良好,4G终端体系越来越健全。截至2017年11月,中国移动销售的4G终端已达约4亿部。

“在广大客户的支持下,4G客户已经超过6亿户,其中利用4G网络打电话的VoLTE客户也已经超过1.6亿户。”李跃说。

而就产业合作方面,中国移动沙跃家表示,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中国移动立足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多措并举促进生态全面繁荣。

从2G、3G到4G,再到4G+,中国移动不断推动网络升级,强化终端适配和体验提升,与终端厂家、渠道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营销,促进智能手机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尤其是围绕中国移动渠道的终端、芯片等产业链不断升级,在售机型不断丰富,超过2500款。2017年,全行业的手机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年销量超过5亿部;其中,中国移动网内手机销量就超过4亿部。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移动还发布了《中国移动2017年终端质量报告》(第二期),通过对22个品牌、56款手机以及4个价位段产品的评测得出,苹果、三星、华为品牌平均质量最佳。在芯片方面,海思麒麟970和高通骁龙835表现整体领先。

中国移动自主品牌产品也是各方关注的内容。在大会展台上,中国移动携N3、A4两款自主品牌手机亮相。此外,中国移动还发布了自主电视品牌T1系列,是目前国内运营商中首款自有智能电视。T1智能电视系列共发布了三款产品,分别为43/49/55三个尺寸,涵盖了目前4K智能电视市场的主流机型。

明年推4G+,加深合作

2018年,中国移动4G终端还将迎来快速发展,这个从中国移动4G用户数发展趋势可见一斑。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表示,2018年中国移动4G客户将突破7亿户。

谈及未来在终端等方面的合作发展思路,沙跃家表示,中国移动将不断拓展市场合作领域,优化合作政策,完善合作机制,保持市场营销资源投入不减,助力生态链各方的繁荣发展。

其中,在终端方面,中国移动将促进4G手机合作进阶。预计2018年中国移动网内换机规模仍将超过4亿部,市场空间依然非常广阔。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将继续推动网络、终端、业务向4G+的演进,进一步提升通话体验,加速普及高清通话(VoLTE)服务,推出视频彩铃业务。

而且,中国移动将进一步增强上网体验,推动CA(载波聚合)、多天线技术、高阶调制等技术升级,网速向G比特演进;进一步创新业务体验,推进和飞信升级,并实现手机的内置(Native RCS),推动通信业务向富媒体化演进。

此外在渠道合作方面,中国移动根据4G手机与网络和业务的适配程度,延续“普通合作、战略合作、深度合作”三类机型合作。中国移动还在大会发布了相关白皮书,详细介绍这三类机型合作规划。

在业界关注的回报率方面,中国移动结合三类机型特点,将回报率分别设定为30%、40%、50%;为促进Native RCS产业成熟,2018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将战略合作机型的回报率上浮至60%。而针对“战略合作、深度合作”两类机型,中国移动将对“咪咕视频、和彩云、手机邮箱、手机营业厅、和飞信”五个特色业务,免流量体验半年。

最后,为继续深化产业合作,中国移动计划与12家战略合作厂商合作,针对爆款机型开展联合营销,共同打造明星产品。

此外,在大会现场,中国移动与50余家终端厂商、渠道商签署了2018年战略合作协议,并联合知名终端厂商共同启动了“4G+智新业务商用仪式”,有十余家终端品牌通过本次大会公开展示最新的明星产品。同时,中国移动携手品牌厂商、渠道商等各方合作伙伴举办了2018年4G+终端产品订货会。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