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发布云桌面新品:端到端自研 以技术实力占领行业高地

作者:王熙 责任编辑:卞海川 2017.12.14 15:30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目前,云计算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和支撑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411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云计算也呈现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快速发展的态势,国内厂商也纷纷推出云计算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云桌面作为云计算中应用广泛的服务类型之一,在我国的政府、教育、医疗、能源、运营商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及普及,而云桌面厂商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力促自己的产品能成为行业领先。

近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的政企中国云桌面核心渠道大会上,中兴通讯正式对外发布面向2018年的中兴uSmartView云桌面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会议期间,中兴通讯云桌面产品总经理海永军先生接受了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采访,分享了中兴通讯对云桌面产业的看法,以及公司在云桌面上的技术创新。

紧盯客户需求 提供创新产品

在海永军看来,云桌面是一个入门门槛不高的行业,即使仅有3-5个人,也能够拿开源软件搭建一套环境做云桌面产品,但是用户体验就很难评价,尤其当市场环境面临洗牌的时候,开始比拼技术研发实力的时候,这些小的厂家就自然而然的退出。他强调,“中兴通讯在云桌面的市场竞争中,不是去盯着同行走,或者总想去超越对手,而是盯着客户群体,如果满足了所有的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实际需要,解决了他们的问题,那中兴通讯就是最牛的,中兴通讯在这个行业解决了用户的问题,而且是第一个解决的,很自然我们就成为领导品牌,而不是打很多广告去告诉外界中兴的产品是最牛的。比如,中兴通讯在提升带宽无损压缩能力方面就有很大的提升,即将带宽压缩降低到100kbps左右。这样使得那些带宽资源不足的偏远地区,也能享受到云桌面的服务,包括通过4G来接入云桌面。”

中兴通讯本次发布的面向2018年中兴uSmartView云桌面解决方案,在GPU显卡虚拟化、应用分层以及VR智慧课堂等三个方面实现了领先行业的创新。据海永军先生介绍,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虚拟化技术已趋向成熟,而GPU显卡的虚拟化技术一向是国内同行难以逾越的技术难题,长期以来一直为国外同行所垄断。而在连续攻克了GPU显卡透传与共享技术后,中兴通讯将于2017年底正式推出GPU显卡虚拟化商用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此次大会还发布了两款高性能、低功耗、工业级的云终端产品。CT261搭载了中兴通讯自主研发ARM芯片,是国内首款配备了6核2.0GHZ超强CPU,支持4K超清视频的云终端。CT342则搭载了Intel Apollo架构处理器,值得一提的是该款终端除了标配千兆网口外,还可选择配置光口,可直接支持光纤到桌面的网络架构,为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中兴通讯作为国产化云桌面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领导品牌在产品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又一次走在了业界前列。

海永军还介绍了应用分层创新技术,中兴通讯创新的该项技术通过将应用软件制作成应用模板并独立安装在磁盘中,该磁盘即可同时挂载到多个云桌面上,且可直接使用应用软件而不冲突。该方式避免了同一应用软件在多个虚机中的安装,大大降低了应用软件对磁盘IO的消耗。海永军表示,应用分层技术是中兴通讯的重大创新,解决了对应用软件统一升级补丁的问题,可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此次发布产品中,中兴通讯首次将云桌面技术与VR技术深度融合,在“兴云课堂”方案中集成了VR教学功能。通过VR技术提供第一视角观看模式,从而实现基于云桌面的沉浸式教学。

1513236759793035696.png

端到端实现自研 力争占据行业高地

据了解,目前中兴通讯云桌面研发部门已经投入超过300名工程师,实现了从芯片、软件到硬件的端到端自主研发能力。在海永军看来,经历云桌面市场的洗牌之后,拥有超强技术实力的中兴通讯云桌面产品必将成为“三分天下有其一”。

海永军表示,在云桌面领域,中兴通讯整个基础技术和关联产品技术研发实力非常强,云桌面集成的芯片、底层计算能力,包括服务器、存储等这些设备,中兴有很齐全的产品系列来支撑。紧随其后的是一些更深层次的软件和技术,包括深加工的技术,这些都是中兴相对其他厂家的优势。把上述的所有最终结合到产品中来,形成了我们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相对国外的厂家来说,中兴通讯更懂中国的行业,我们也愿意为行业做一些定制或者特殊化处理。需要强调的是,与其他厂家相比,不管从硬件还是软件,更多是采用OEM的方式,其他的厂家也更在乎的是销售规模,这样会造成最后整个产品是没有生命的,也是不延续的。

1513236782871046722.png

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全球商用用户保有量超过30万。在教育行业,以“兴云课堂3.0”为核心的教育云桌面解决方案,已在全国众多“双一流”高等学府,知名职业院校及重点中学成功部署,总规模超过2000间云课堂教室,合计10万个教学、培训及办公云桌面。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