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王德清 2017.12.29 12:2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一、概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014年6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立足于促进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格局,到2020年建成体制比较成熟、制度更加定型的市场监管体系。2016年5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发〔2016〕30号)明确指出,推进政府监管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监管体系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市场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涉及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居民生活等多个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城乡居民及社会相关多层主体,特别是关系到经济、市场和消费安全,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立和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尤为重要。由于市场监管涉及相关主体复杂,监管行为牵扯面大,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通过构建一个科学的多元主体的市场监管体系来实现市场监管目标。

二、建设目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以市场监管业务流程为主线,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在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构建统一、规范、共享的市场监管平台,主要建设目标如下。

一是通过整合各政府监管部门的行政许可、监管信息、执法信息和信用信息等,形成完整、准确、动态的市场监管共享数据库,推进跨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业务协同。

二是建立健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市场监管机制,实现各部门间依法履职信息的互联互通、联动响应,形成分工明确、沟通顺畅、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切实增强监管合力,提升监管效能。

三是运用大数据加强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在企业监管、环境治理、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汇总整合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有关市场监管数据、法定检验监测数据、违法失信数据、投诉举报数据和企业依法依规应公开的数据,鼓励和引导企业自愿公示更多生产经营数据、销售物流数据等,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及时掌握市场主体经营行为、规律与特征,主动发现违法违规现象,提高政府科学决策和风险预判能力,加强对市场主体的事中事后监管。

三、解决方案3.1 总体架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由“一个平台,N个子系统”组成:“一个平台”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提供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服务支撑平台,同时实现市场监管信息共享库、交换系统、信息发布门户网站等功能;“N个子系统”指涉及市场监管业务的相关系统。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1.png

图 1  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逻辑框架由数据域、平台域、应用域、门户展现域、数据交换域、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维管理体系等部分组成。

标准规范:建立统一市场监管的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从而确保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与各项业务系统之间互联互通。

数据域:建设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包括市场监管共享基础数据库、元数据库、交换数据库、市场监管综合数据仓库、数据库访问接口、市场监管数据资源目录等部分组成。

平台域:包括市场监管信息服务平台、市场监管应用支撑平台、市场监管大数据支撑平台、市场监管云计算数据存储平台组成。

应用域:建设市场监管业务应用系统和基于平台的应用系统,每个应用系统,又包含综合管理应用、协同监管应用、信用监管应用、公众服务应用、大数据监管应用。

门户域:内部门户、公众门户、数据可视化门户。

接口开发:与其他业务系统(如网上办事大厅接口、社会信用信息平台接口、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接口、省电子监察综合平台等)进行互联互通。

3.2建设内容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内容主要包含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和技术架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管控、运行维护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模块的设计,其框架如图2所示。

2.png

图2  架构框架图

3.2.1 业务架构

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业务架构设计以端到端流程驱动入手,进行全省范围的市场监管业务梳理工作,通过逐层的流程分解最终确定各种业务活动单元,各个业务活动单元按照高内聚松耦合的指导原则来确定大的业务域和业务组件,搭建业务架构,确保实现市场监管数据的横向贯通和纵向贯通,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业务过程、用户视图、业务流程、数据流程等内容。

Ø  组织机构:包括组织编码、名称、类别、行政级别、地址、职责、统计、评估等。

Ø  业务过程:以业务层次表达过程及活动,梳理业务过程(活动)的编号、名称、类型、系统支撑等。

Ø  用户视图:对业务域节点中的用户视图做出设计,包括:用户视图的编号、名称、类型、存在介质、统计参数、创建业务域等。

Ø  业务流程:业务流程要求与组织机构、业务角色、业务过程、活动和用户视图等关联,并能够完成图形和架构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同步。

Ø  数据流程:根据业务过程定义的数据流,设计二级数据流程,并依据业务过程、业务域和全域(业务域之间)的递增层级关系,设计一级、全域数据流程图。

3.2.2 应用架构

应用架构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实现市场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为业务实时传递和办理提供数据,发挥政府部门整体监管、协同监管的效能。应用架构能够连接市场监管业务架构中的流程、组件、功能、人员,也能够连接数据架构中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还能够提出对于技术架构和IT基础设施的要求,在整个业务需求落地实现中发挥核心作用。应用架构设计包括:应用域,应用功能组件、功能模块、应用功能组件与业务组件映射关系、应用接口与服务等内容。

Ø  应用域:基于业务域划分定义应用与,对应用域的编号、名称等。

Ø  应用功能组件:基于业务组件模型,定义应用功能组件,对逻辑子系统的编号、简称、名称、应用层次、处理逻辑等属性。

Ø  功能模块:功能模块的编号、名称、分类、处理逻辑、操作的逻辑数据模型等。

Ø  应用功能组件与业务组件映射关系:根据业务组件模型,对照匹配应用功能组件和业务组件的映射关系,评估应用组件对业务组件的支持程度。

Ø  应用接口和服务:包括应用接口/服务的编号、涉及系统、名称、关联需求、继承类型、实现方式、回应信息、访问频率等。

3.2.3 数据架构

数据资源作为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的重要资产,要统一设计、合理利用,从全局出发,开展信息资源梳理,从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数据资源架构,初步构建概念数据模型和逻辑数据模型。市场监管数据架构的目的是在市场监管政府部门之间推进数据/信息的通用识别、使用和适当的共享,通过建立数据标准、数据分类、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信息分类与编码和数据管控体系,实现市场监管数据的统一管理。

Ø  数据标准:统一对数据的理解和使用,为数据的业务属性、业务规则、管理属性和技术属性制定统一规范。

Ø  数据分类:根据业务特征对数据进行归类和划分,用层级化列表的方式展现业务的规则,数据分类的规范需要满足各种数据需求对数据组织的要求,它独立与具体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分布。

Ø  概念数据模型:是主题数据库的概要信息,对市场监管业务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形成不涉及过多的细节、独立于具体信息系统的主题域模型。

Ø  逻辑数据模型: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观点,是对概念数据库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一个逻辑主题数据库由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Base Table)构成。

Ø  信息分类与编码:包括两部分工作,1)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起一定的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以便管理和使用信息;2)信息编码是按事务或概念(编码对象)赋予一定的规律,易于计算机和人进行识别、处理的符号,形成代码元素集合。

Ø  数据管控体系:根据组织的数据管控政策,利用组织人员、流程和技术的相互协作,使组织能把数据作为资产来管理和应用。

3.2.4 技术架构

市场监管技术架构,是一种分级的技术架构,用于描述传输服务构件与提高服务性能的技术支持方式。它规定了一套技术要素,用以确定所采用与实施的基于构件的参考模型所采用的成熟的技术与工具。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Ø  以面向SOA的服务架构理念,基于云计算、微容器、微服务、组件化等分布式应用技术,通过对各个应用组件服务进行编排来实现业务流程、高层次的服务或应用,使平台具有更好的开放性、稳定可靠性和水平扩展性。

Ø  设计整体技术架构,搭建大数据的处理、管理和分析平台,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性能分析计算能力的提供;提供“大数据”所需要的高性能计算服务能力、存储能力、资源调度能力。

Ø  建设数据采集分析统计决策工具集,提供可视化、便捷、灵活的智能报表分析工具,通过数据仓库,使数据中心的各类数据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进行呈现,使分析人员、管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

Ø  针对存在的大量文本信息,建立全文搜索服务,提供对各种数据源格式的索引抽取能力,能够实现对中文单词的良好分词能力,建设中心数据全文检索平台,给用户提供高效灵活的全文检索能力。

Ø  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整合、同步、异步复制机制,提供转换、装载、格式翻译等数据集成基础功能,实现从分布的、异构的业务源头数据源整合数据到数据仓库或数据集市中,为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分析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

Ø  针对数据仓库中关系型数据库、NO SQL数据库、文档数据库等各种数据,建设基于元数据的数据管理能力,服务于数据中心构建、运行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

3.2.5 信息安全体系

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相关系统要根据现有软硬件设备资源和信息安全整体环境进行全面检查评估,特别是网络、存储备份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部分应该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为确保市场监管执法和市场主体商业敏感信息,维护市场主体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安全策略,安全手段,安全环境及安全管理措施,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及备份修复等方面。

3.2.6 架构管控

结合市场监管信息化技术管控和IT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架构管控定位为向上保证市场监管组织战略目标的承接;中间要保证市场监管架构的完整与正确;向下要保证架构及产物的正确实现。上、中、下整体管理与控制来确保市场监管业务目标的正确实现。架构管控的目标包括下面三点:架构设计有效承接业务建模成果;架构的各层和各领域完整连贯;架构和后续建设阶段的各方对其遵从性达成共识,并能在其产物中正确体现。如图3所示。

3.jpg

图3  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架构管控

Ø  管控对象:主要指顶层设计的架构框架。其中各核心模型的落地情况是架构管控的核心对象。

Ø  流程框架:包括建设流程、遵从流程和支撑流程。

Ø  组织模型: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和职责分工。

Ø  架构标准:包括架构约束,根据制品间关系得到的一致性要求,制品文档的格式要求和信息技术标准等。

3.2.7 运行维护体系

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应用系统是一个需要长期运行维护、不断调整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鉴于该系统运行的持久性的实际情况,应从领导、协调、运维三个层面建立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共同保障系统的持续稳定高效运行。

3.2.8 标准规范体系

从数据、技术和业务出发,制定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的标准规范,制定相关数据、技术和业务标准,为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提供标准规范体系支撑。由于市场监管体系是一个全省性的大型复杂系统,具有涉及面广、参与机构多、信息交换接口庞杂等特点,因此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来加以实施,严格遵守既定的标准和技术路线,只有在标准规范的保障下,才能确保整个系统的集成性、扩展性和适应性,规避系统建设的风险。

3.3预期效果通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可以打通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完整记录市场监管的全过程,涵盖生产、流通、消费各个不同领域,服务生产者、消费者和监管者各个不同对象,各个子体系环环相扣,形成省市县三级完整的市场监管业务链条,具体效果如下。

(1) 建成省市两级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通过省市两级市场监管信息平台,连接全省各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以“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为中心的创新型市场监管管理模式发展。打破以部门为分割的信息资源壁垒,构建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和资源目录体系,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通过协同监管业务,建立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共享长效机制,形成“监管数据”的业务联动“闭环”。

(2) 数据资源的充分挖掘,实现大数据业务驱动

基于整合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知识管理、数据挖掘等手段,通过对业务及数据的关联关系梳理分析和数据挖掘来进行整合、重组和价值再造,从而实现大数据价值最大化的开放利用和展示,满足市场监管业务工作开展过程科学指导、决策分析、信息开放等的价值利用。

(3) 实现市场监管智能应用

面向市场监管体系内机构、市场主体、外部单位三类主体,实现战略性技术的深层次、创新型应用,最终表现为对业务办理和工作方式的改善,提升政府对企业或公众的服务效能,例如对公众的智慧导办服务。

四、典型案例广东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广东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建设以市场监管业务流程为主线,建成由“一个平台,五个子系统”(“一个平台”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五个子系统”包括市场准入系统、质量监管系统、市场行为监管系统、消费维权系统、食品药品安全系统)组成的省市两级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完整记录全省市场监管的全过程。通过广东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体系建设,实现全省工商、质监、食药监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并与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电子监察平台联通,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通、监管互动。初步形成政府负责、部门协作、行业规范、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新格局。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