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移动NB-IoT正式商用 已建成1.8万个基站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8.02.05 13:53 来源:通信世界网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18年2月2日,陕西移动在西安召开“智联三秦,共赢未来”窄带物联网商用发布会,宣布窄带物联网在陕西正式商用。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陕西移动已经在陕西省内建成1.8万个窄带物联网基站,首期开通3000个窄带物联网基站,其余1.5万个窄带物联网基站已具备接入能力,随时可以实现业务的承载。

陕西省委网信办副主任黄永宏,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张博舍,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乔辉,中国杰出工程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西部区主任王仪田,陕西物联网产业联盟理事长谷荣祥,陕西移动总经理卓锋、纪委书记张振东,陕西移动副总经理李晖、周艳丽出席了发布会。

1517810172745062452.jpg

随着陕西移动窄带物联网的正式商用,将带动陕西省内物联网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有力促进陕西省内窄带物联网产业链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为政府管理、企业生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智能化、便捷化,也将为陕西省经济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发布会上,陕西移动表示,将携手政府、客户、合作伙伴,为了连接更美好的生活共同努力,切实为三秦大地的经济、社会、民生和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智连三秦:打造网络能力新优势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着力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加速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推动5G规模组网,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近年来,作为陕西省内主导运营商,陕西移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工作不竭的牵引力、驱动力,大力推进提速降费,积极消除数字鸿沟,打造了陕西省内最优的4G网络和高品质全光宽带网络。4G基站已突破5.7万个,有线宽带覆盖全省1410万家庭,移动客户总量超过2500万,有线宽带客户总量超过260万,物联网连接数突破420万户。

2017年,陕西移动已经在陕西省内建成1.8万个窄带物联网基站,首期开通3000个窄带物联网基站,其余1.5万个窄带物联网基站已具备接入能力,随时可以实现业务的承载。2018年,陕西移动将着力打造一张覆盖最广、服务最优的窄带物联网网络,实现海量连接,为“万物互联”时代到“万物智连”时代做好战略布局。

拥抱未来:新技术、新应用推动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在陕西移动的信息化展示厅里,记者实地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令人耳目一新。

在家庭居住领域,陕西移动提供智能水电气抄表、智能电器、智能门锁、智能烟感、照明控制等解决方案,让家庭生活更加智能、和谐。

在食品安全领域,陕西移动推出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监测设备,通过动物溯源、植物溯源、药品监控、厨房监控等保证食药品安全监管需求,让食品更安全。

在智能穿戴领域,陕西移动推出定位手环、智能血压仪、移动执法仪等智能穿戴应用,让人们的生活、感知因为智能穿戴带来巨大的改变。

在智慧出行领域,陕西移动推出公车、校车、两客一危管理、智能停车、共享单车等车联网应用,使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现场参观的客户纷纷表示,陕西移动窄带物联网为目前各相关单位在节能、高效、地下覆盖等传统应用上的难题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非常期待与陕西移动在更多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上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据现场的移动工作人员介绍,窄带物联网具有低速率、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海量连接等特征,克服了传统物联网技术碎片化、局部应用、难以规模应用的缺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大方向,将真正开启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作共赢:助力陕西信息经济加速发展

根据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到2020年全国将实现17.5亿连接总量的目标。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完成全国346个城市窄带物联网网络连续覆盖。陕西移动将全面推进窄带物联网业务发展,借助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合作伙伴和陕西物联网联盟,搭建客户、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陕西物联网产业联盟,推动技术和应用的共同发展。

据介绍,陕西移动将构建“1+1+N”物联网生态体系,即“打造一个全新网络——着力推动窄带物联网新网络应用,推动信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搭建1个联盟——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圈,深度打造物联网产业联盟”,“推广N项应用——依托OneNET平台能力开放,加快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多项应用”,促进“万物智连”时代的尽快到来。

 

面向未来,陕西移动将以“连接更美好的生活”为使命,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面向未来的万物互联,为陕西的连接以及世界的连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发挥会上,陕西移动还与9家企业签订了窄带物联网合作意向书。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