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鸡肋还是长期发展的基石? ——由中国移动获颁LTE FDD牌照想到的

作者:Strategy Analytics 杨光 责任编辑:甄清岚 2018.04.17 07:30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工业和信息化部于4月3日向中国移动颁发了LTE FDD业务的经营许可,批准中国移动经营LTE FDD移动通信业务。这是自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TD-LTE牌照和2015年2月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LTE FDD牌照之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监管领域的又一个重要进展,至此三大运营商均同时拥有了LTE FDD和TDD的业务牌照,都实现了4G的“全业务”运营。

频谱重耕正当其时

在中国移动获得LTE FDD经营许可的同时,关于其FDD频谱的规划和使用也有很多媒体报道,诸如中国移动将转让部分900MHz频谱、中国移动在900MHz频段的LTE FDD网络将仅限于在农村地区提供移动宽带业务等。这些报道加之比两个竞争对手晚三年才获得经营许可的事实,不免令人心生疑问,这迟来的牌照是否会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在笔者看来,任何频谱重耕都不会是食之无味的鸡肋,而是提高频谱使用效率,使产业界和消费者同时受益的利国利民之举。频谱是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提高频谱的使用效率是移动通信产业自诞生之日起不懈追求的目标。频谱重耕,用先进技术替代陈旧技术永不为晚。

同时对于中国移动来说,频谱重耕也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求。在获得LTE FDD牌照之前,中国移动的3G和4G业务都是TDD模式,仅有2G业务运营在FDD频谱之上,而2G系统已进入生命周期的末端,继续长时间维护陈旧的2G系统从技术和经济角度都已经不再合算,急需对未来的替代技术做出规划和安排。

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已经大规模部署了NB-IoT网络。虽然是服务于物联网业务,但NB-IoT也是运营于FDD频谱的LTE技术。在没有LTE FDD经营牌照的情况下,NB-IoT的经营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在监管和市场层面都存在一定风险。所以,笔者相信这个LTE FDD牌照对中国移动的当期经营以及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上,2G频谱的重耕确实可能会在市场上引入一些不确定因素。

助力运营商从容规划5G发展

不确定性首先体现在对5G频谱分配的影响方面。我国三大运营商均为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历史上也曾多次通过频谱和牌照分配来推动产业政策或非对称管制目标的实现。中国移动获准对所谓“黄金频段”进行重耕,是否会影响未来5G频谱的分配就引发了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另一方面,按照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时间表,5G系统将在2019年进入预商用实验阶段,2020年将启动正式商用,在这期间运营商将面临技术实验、网络部署、产业链构建等繁重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频谱重耕所需的网络部署和产业链发展工作是否会分散运营商的精力,加重其在资本投入和资源协调方面的负担,也需要产业界尽早评估和准备。

相对来说,虽然不同的5G频谱分配方案可能对运营商5G部署初期的网络投资和生态系统建设产生一定影响,但考虑到我国市场的庞大规模,这些影响应该还是暂时的、可控的。而另一方面,在2G甚至3G频谱进入重耕阶段的背景之下,运营商应如何在低、中、高频不同频段之间,4G和5G不同技术之间,以及FDD和TDD不同模式之间寻求平衡,构建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是运营商和整个产业界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在“提速降费”不断推进的背景之下,国内运营商更应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大干快上追求规模转向精耕细作追求效益。这种情况下,2G/3G的频谱重耕可将当前最为成熟的4G技术与优质的中低频段频谱资源相结合,不但能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普惠的移动宽带体验,也可以为5G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灵活度,使运营商可以更为从容地规划5G的长期发展。

可以预见,中国移动的LTE FDD业务牌照及频谱重耕,将与中国电信对800MHz频段的重耕、中国联通对900MHz的重耕一起,开启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全面宽带化的新阶段,并有望成为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