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从四个方面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作者:王德清 责任编辑:王德清 2018.05.17 09:1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通信学会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的联合主办的“2018年世界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张峰表示,国际电联确定“推动人工智能(AI)的正当使用,造福人类”为今年电信日主题,契合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演进的最新趋势,反映了全世界对智慧社会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同时张峰对本次大会的圆满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张峰表示,人工智能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方向。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正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国际领先企业争先布局、资本市场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主要国家出台战略规划予以支持。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 技术创新成绩显著。

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语音识别、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水平加快提升,部分细分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前列。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活跃。

二、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涌现出一批“独角兽”企业。预计到2020年,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三、 融合应用快速发展。

制造、物流、家居、医疗、安防、交通、零售等领域“智能+”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安防等应用升级,显著提升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

张峰表示,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人工智能正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手段。我国将从四个方面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力支撑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让信息化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一、 完善创新体系,实现系统突破。

持续加强基础前沿研究,瞄准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加强感知计算、机器学习、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研发攻关。支持核心技术突破,围绕具有全局影响力、带动性强的关键环节,重点突破智能芯片、传感器、核心算法等方向,提升软硬件技术水平。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面向机器学习、自然语义理解、自动驾驶等领域,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积极培育新产品新应用。

二、壮大智慧产业,促进提质增效。

培育壮大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促进技术产业化,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产品等,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深化智能制造,鼓励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领域各环节探索应用,建设智能工厂,发展智能装备,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深化人工智能在农业、商贸、物流等领域集成应用与融合创新,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三、发展智能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拓展智能政务,面向行政、司法等公共管理领域,开发智能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建设智慧城市,构建智能化基础设施,打造城市交通、安防、环保大数据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打造智慧生活,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需求,推广智能诊疗、智能健康管理、智慧养老等新产品、新服务,为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提供动力。

四,推动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鼓励开源开放,支持开源开发平台、开放技术网络和开源社区建设,加快建设行业训练资源库。加强产业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企业与传统行业对接,开展形式多样的推广普及活动,推进行业数据开放利用,全面提升各行各业应用水平。促进国际合作,鼓励企业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国际研发中心,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沿线国家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标准、规范、监管、安全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在最后,张峰表示一年一度的“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纪念活动已成为信息通信行业内外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希望产、学、研、用各方深化合作,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创新、应用拓展和产业化步伐,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智能化的优质服务,为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