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月30日,“第三届eSIM技术与创新峰会”在北京召开。人民邮电出版社副社长刘华鲁称,物联网时代,必将进一步促进eSIM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4G全面普及、5G时代到来,物联网的应用推广正在逐步加速,NB-IoT技术的突破更是为物联网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且提出了小型化、低成本等新的连接要求。刘华鲁表示,eSIM成为撬动物联网新蓝海的重要技术支撑,且便利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网络连接的通信黑科技,在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的同时,也广泛应用在车联网、共享单车和消费电子设备等众多领域。
作为物联网的核心环节,国内三大运营商布局eSIM的脚步驰而不息。年初中国联通首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为国内eSIM卡应用揭开启航篇章,同时携手合作伙伴成立eSIM产业合作联盟,打造合作共赢新生态。中移物联上周发布首款“4G+eSIM芯片”,支持空中写卡,在最大程度降低终端体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芯片的稳定性。中国电信也完成eSIM卡平台建设,推出eSIM服务,试点可穿戴设备。一线手机厂商、各大芯片、终端厂商也开始在产品中支持eSIM技术。依据调研数据显示,到2021年,全球将有10亿的eSIM终端覆盖。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带有eSIM卡功能,通过5G甚至更高速的网络接入,智能化科技时代将加速到来。
物联网时代,eSIM这颗“芯”已经成为万物互联的硬件载体和安全信任根,刘华鲁认为,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创新也推动eSIM升级,带来更多新产品、新服务,必将进一步促进eSIM技术创新与应用深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