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易芝玲:年底将建设1000个5G基站

作者:程琳琳 责任编辑:王德清 2018.07.18 07:0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7月17日,第三届“5G和未来网络网络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移动首席科学家易芝玲讲解了如何面向5G让网络更加Soft(灵活)、Green(节能)、Open(开放)、Smart(智能)。

1531868948990004549.png

积极拥抱大融合的5G时代

随着5G即将到来,运营商的传统CT网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4G时代,IT不断崛起,CT逐渐沦为管道,易芝玲表示,5G时代是一个真正大融合、深度融合的时代,这是一件让人很兴奋的事情。

在IMT-2020推进组的领导跟规划下,中国移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准备第三阶段的5G规模实验,目前已经宣布了5个城市的基站的搭建,加上在另外12个城市的5G特色应用方面端到端实验的规模搭建。这两组加起来是500多个站点再加上500多个站点,1000多个站点在今年年底之前要准备好,这样才能跟上IMT-2020推进组的脚步,明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预商用实验,2020年开始商用。

5G的成功一定需要跨行业的合作成功,这里面当然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商业模式,还有很多其他的挑战和机遇。所以中国移动在2016年年初就已经宣布成立了一个联创中心,主要就是为了搭建一个平台能够跟各行各业有共同摸索、共同努力的场所。

易芝玲表示,截至上个月,联创中心已经有224个合作伙伴,这个数字是上个月的数字,四分之三都是不同的垂直行业。当然,在终端行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也很努力地发起了5G终端先行者计划,在今年巴塞罗那展的时候宣布的与终端紧密相关的产业链密切合作。

易芝玲表示,我个人觉得比较让人兴奋的是,不久前中国移动宣布了数字低空基地的建立,这建立在智慧基站还有地对空的补偿的飞机上的一些飞航的通信之上,同时考虑的一个很有趣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大概100米的高度到500米的高度之间,目前的实验是100米到300米的空间,4G的加强可能就可以做到。而300米到500米可能需要5G的重新设计

无人机在全球来讲都是一个处女地,因为它不像真正的飞行航空的高度上,航线都已经是全球或者各个地区、各个国家都梳理得很清楚了,在这样一个数字低空无人机可以提供各种各样大家可以想像到的新的功能,包括快递、撒农药,建筑等等的,想象空间非常大。

Soft&Green&Open&Smart

易芝玲表示,为了实现积极拥抱5G时代,运营商网络需要变得Soft&Green&Open&Smart。

我们必须学习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强大的敌人,就是OTT,他们的特点就是,他们的骨子里就是灵活的,他们不需要十年或者二十年换一代,他们也不需要用年计算新一代的升级,他们不需要年、不需要月,甚至不需要周,不需要日。他们可以上午给你一个版本,下午一个新的版本就出来了,因为他们非常灵活。走到今天,我们行业对于要soft这件事情已经没有争论了,已经是共识了。未来希望可以实现端到端的soft,核心网要soft,接入网要soft,空口也要soft。

5G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在实现灵活的基础上,还要向Green迈进。中国移动从2011年、2012年开始研发跨网协同节能,把2G、3G、4G三个网路当成一个系统,用一个软件能够把它整个管起来,每15分钟可以重新调参,重新优化基站所有的参数,目的是为了能够以最高效的方式提供最佳保证的服务,最高效就是我们能够用最少的资源、能耗最少的功耗,能够达到当时当地需要的服务的品质跟流量,这对省公司很有帮助,小基站的能耗大概是1%到2%,也就是98%都没有辐射出来。大规模基站能耗大概10%。如果将来大规模部署5G,这两个能耗的瓶颈必须要突破。

在Open方面,中国移动联合中美德法日运营商,一起成立了oran,这对标准工作组带来不小的冲击。6月在上海巴展的时候,这个oran成立了,除了5个发起者之外,还有7家运营商,现在有12家运营商,还有芯片厂商、设备厂商、IT厂商都在等着加入,我们能够正式开始开放接受新的成员,大概是这个月底。

中国移动正在面向走向open&smart这条路上,在2015年就开始思考如何利用无线大数据,就是网络里面存在的铺天盖地的数据进行现网的改造升级,不过目前开发这个功能目前来讲只用到大概不到10%,大概5、6%的真正的网路里面的海量数据。未来争取利用这些数据实现更多的网络智能化。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