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我国主导的9项CDN国际标准取得积极进展

责任编辑:耿鹏飞 2018.07.27 16:16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随着互联网、OTT、电信等产业中CDN的应用范围日益增大,设备部署数量不断提升,CDN相关的国际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ITU-T等组织中的发展方兴未艾。国际标准与中国标准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合作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产业潮流。CDN的技术创新,在新的应用场景驱动下,不断向前,伴随着技术创新,标准化的新需求也在持续涌现。2018年7月8日至7月20日,在斯洛文尼亚首都卢布尔雅那召开的ITU-T SG16 全会会议上,由于新场景、新技术、新趋势(网络与视频更好融合)的牵引,诞生了不少新的标准项目,如虚拟CDN(VCDN)、基于MEC的CDN、基于P2P技术的CDN以及将考虑包括SDN/NFV、CDNi和智能内容用户请求路由技术的多媒体CDN 和下一代CDN等。

591564095526062665.jpg

自CDN作为电信业务在2015年底列入我国《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5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为一百多家企业颁发了CDN服务经营许可证。CDN服务成为我国当前电信业务中增长比较迅速的业务之一。我国在该领域的标准化研究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并具有局部引领CDN国际标准的机会和能力。

继2017年3月ITU-T发布了由中国联通公司牵头完成的F.743.4“虚拟CDN的功能需求”后,我国电信运营商、专业CDN提供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大学和研究院都展开相关的标准编制工作。本次ITU-T SG16会议提交了9篇关于CDN方面的标准文稿提案,占本次会议Q.21/16收到文稿总数的近1/4。CDN相关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参与和关注。至目前为止,我国在CDN相应ITU-T国际标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

经过会议讨论,有两项拟冻结的文稿标准建议通过了报批稿的讨论,它们是F.NG-CDN(F.743.6,下一代CDN需求,华为牵头)和H.CDNFI(F.743.5,多媒体CDN框架和接口中国电信牵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兴公司参加),通过了三个新标准建议立项,分别为F.CDN-P2P(基于P2P技术的CDN服务需求,中国联通牵头、网宿科技参加)、H.MCDN(多媒体CDN功能体系架构,中国电信牵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兴公司参加)和H.CDN-MEC(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CDN服务需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信等单位联合提交)。同时本次会议上还推进了H.CDN-PMTM、H.VCDNarch 和F.CDNreqs等3项标准建议的研究进程。至此,我国在ITU-T SG16 共有9项CDN相关的标准建议项目分别处于发布、冻结、在研和通过立项阶段。

由中国联通和网宿科技联合牵头的P2P CDN标准ITU-T F.CDN-P2P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Based on P2P technology”立项正式获批。随着具有上下行带宽对称特性的光纤宽带的日益普及,绝大多数用户的上行带宽目前处于闲置状态,无法有效利用,产生经济效益并为用户带来价值,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同时家庭终端也日渐智能化,计算能力增强,可以安装各种智能应用插件部署新的业务功能,存在着大量的空闲的计算资源和上行带宽资源。将这些终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P2P技术引入CDN网络,经过技术融合,构建新型的形成 P2P CDN。P2P CDN可以大幅缓解网络侧CDN节点压力,同时节省骨干网络的流量压力,节省网络建设成本。由于P2P CDN大大节省了网络建设成本,可大幅降低CDN的租用成本,并且只要引入可行的商业模式,可以为用户与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多方创造价值,形成多赢的局面,从而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由此促进超高清视频的业务生态的发展。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信等单位联合提交的F.CDN-MEC“Requirements for mobile edge computing enabl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CDN服务需求)相关标准顺利通过了立项,正式开启ITU-T对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该标准是基于移动CDN业务及核心网面向5G架构过度的实际需求。现有移动用户访问移动CDN资源时,需要经过集中式部署的核心网关才能进行相关内容的查询和获取操作。由于网关通常位于网络架构中的高层位置。当业务需求量剧增时,会给移动核心网带来巨大压力,同时用户应用体验急剧下降。通过移动边缘计算技术(MEC)可以将核心网侧移动CDN资源直接下沉至本地网络边缘(基站侧),形成本地边缘移动CDN网络。同时,将移动CDN节点部署于边缘计算服务平台(MEC platform)。用户发送的请求可在本地CDN节点处得到处理而无需发送至高层网关,从而可以大大提升应用的网络性能。该标准将规范上述操作需要的功能及技术需求,包括部署及管理需求、节点虚拟化资源管理需求、业务请求重定向需求以及保持业务连续性需求等。用于指导业界具体的技术方案实施,助力运营商面向未来5G网络架构的转型,推动5G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本次会议在CDN国际标准制定中,我国代表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一方面是我国相关单位,特别是SG16中国专家的合作和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ITU-T SG16主席,来自华为公司的罗忠博士以及Q.21的报告人,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魏凯的精心组织和指导的结果。

早在2015年3月,CCSA TC1 便通过建立联合工作组(WG2和WG3)的形式推进CDN相应标准化工作,部分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提交到ITU-T SG16,并形成了国际标准提案。这也成为将国内标准推向国际的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在后续的标准推进过程中还将继续加强国内各单位和专家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CDN标准的研究进展。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