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红:全力推动5G规模商用发展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19.03.28 08:03 来源:中国移动研究院

如今,移动通信在社会发展中作用和地位不断提升,从满足小部分人群的通话需求,到成为大众的基本通信工具,到移动互联网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巨大的乘数效应和深远的影响。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认为,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以新“3C”特性,成为向智慧社会发展的必备基础设施。

第一个“C”是Connection,即万物智联,5G提供的泛在、大带宽、永远在线的连接将为全社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基础,连接的价值将极大凸显。

第二个“C”是Control,即万物可控,高可靠、低时延使各种远程和实时的控制成为可能,控制将成为通信带来的一种新价值。

第三个“C”是Convergence,即跨界融合、生态协同,各行各业的协同和融合将催生许多新的业务,产生新的物种,从而创造巨大的价值。

新“3C”将使5G成为智慧社会的基本驱动因素和重要基础设施,可以说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5G将为人们生活带来全新体验:超高的带宽,带来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方面的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比如4K视频、VR 赛事直播、VR/AR教育等。无处不在、低时延、高可靠的连接,可以使人们可以享受到便捷、高品质的服务,比如远程医疗、机器人保姆、虚拟商城、虚拟银行等等。

5G将助力生产方式的全面升级:5G将使工厂里的每一个设备可感知、可控制、可灵活调整,从而带来生产的无人化、智能化、柔性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比如远程实时生产控制及监控使生产现场大幅减少人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实时收集大量信息,降低了故障率,比如发动机叶片的寿命监测;生产信息、流通信息与消费信息的对接,及时满足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比如店面人流量统计和产品关注度采集等。

5G还将助力社会治理水平的全貌提升:结合了融合车辆采集和地面交通传感器的下一代车联网,将变革交通管理方式,提高交通效率;采用多模式生物识别的身份认证系统,将提高政务办事效率,提高了安全性;空天一体的视频采集可以实时发现并追踪嫌疑人员,比如高清视频监控、无人机安防追踪等。

正因为5G凸显出对社会发展对巨大价值,各个国家均对5G发展非常重视,不愿错失发展的先机。5G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对通信行业既是莫大的动力,也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最近,中国移动提出实施5G+计划。5G+计划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5G+4G,5G和4G将长期并存,中国移动将推动5G和4G协同,满足用户数据业务和话音业务需求。

二是5G+AICDE,推动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紧密融合,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应用。

三是5G+Ecology,5G不仅仅是运营商的事,也不仅仅是设备厂商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通过丰富多彩的垂直行业应用,一起构建5G生态系统,从而推动5G在方方面面实现更广范围、更多领域的应用,实现5G更大的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5G是一系列技术的创新集成,是一项系统工程

黄宇红认为,与某些简单的想法相反,5G不是某一项技术的突进或突变,而是一系列新技术的创新集成,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典型案例。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基本不太可能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技术,尤其是面向市场的大规模商用系统,需要在基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经过验证、适用于当前产业水平的技术,才能实现商用上的成功。在历代移动通信标准设计时,都是采用当时经过实践检验、产业可实现的技术,例如,3G广泛采用的CDMA、4G广泛采用的OFDM并不是全新的技术,其基础理论在标准制定的前20年甚至前30年都已出现。随着产业能力的提升,这些技术在相关标准制定时已被实践检验成熟,并可大规模应用。

5G既继承了4G的成熟技术和设计,也引入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以突破现有网络无法解决的瓶颈和难题。比如:

5G空口技术的创新,以更高效的方式来实现4G难以支持的百兆以上的大带宽和毫米波频率;

5G采用大规模天线技术、LDPC和Polar新编码方式等多种新技术手段极大提高了频谱效率;

5G通过更大的子载波间隔可降低符号长度,结合符号级的数据调度和配置多个上下行转换点,可有效降低用户面时延;

5G将全面吸收IT技术的优点,引入虚拟化、服务化技术,内生支持边缘计算、切片等服务行业应用至关重要的能力,同时还便于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也正在积极探索开源、白盒等全新产业发展模式,5G及其演进将有望发展成为一个开放、智慧、拥抱创新、促进创新的网络。

黄宇红认为,中国移动在4G TD-LTE的创新发展中,总结出两大重要创新链。

第一是技术创新链,指在技术、标准、产品、试验、优化、商用、再创新的全过程技术创新。

第二是产业创新链,指芯片、算法、系统设备、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创新。这两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并且这两个链条对5G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看5G在第一个创新链,即技术创新链的发展进程。我国产学研各界在IMT-2020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下,有力推动了5G第一个标准的完成,并在5G标准化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完成了面向产业化的三阶段测试。目前我国5G发展已经进入了面向商用的规模试验阶段,通过规模试验以及预商用网络等各类设施,不断解决在真实复杂场景下商用化产品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保证产品在客户手中的品质和体验;不断探索商用网络建设的规律和经验,以保证网络建设的高品质;不断孵化用户可以体验到的创新应用并突破商业模式,从而让5G商用进入良性发展的进程。5G网络建设是一项巨大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5G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可以加快这个过程,但仍需必要的时间进行打磨。

再看5G在第二个创新链,即产业创新链的发展进程。产业创新或者说生态创新,对5G更为重要,需要全产业链的紧密协作,融合发展。5G生态相比4G生态又有巨大的变化,不仅有传统通信产业,更需要广大的垂直行业的共同参与。我们说5G不再像4G那样只是“修路”,修好了,应用随便跑。5G是“造城”,既要有基础能力,又要根据各自不同的应用,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如果对应用不了解、不匹配,就难以保障应用所需要的服务品质。由于5G需要提供更强大的服务能力,必然需要新的商业模式所支持。怎么定制服务,什么是合理的商业模式,需要与被服务对象,也就是垂直行业客户深度合作,共同确定。所以说,5G能否成功发展,更取决于能否构建起强大的、紧密合作的、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

中国移动全力推进5G规模商用发展

黄宇红表示,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移动在5G的网络建设与运营上,都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优势。一是中国移动对5G的核心——TDD技术掌握最深刻。TDD技术是5G系统的基础和主流。中国移动在4G时期采用TD-LTE成功建设运营了全球最大的4G网络,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为5G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中国移动在5G方面起步早、投入大、推进实,不仅为5G的技术、标准、产业、应用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

2019年可以说是5G元年,中国移动将重点面向5G商用开展工作。

一是推进产业加速冲刺。中国移动将同步推进5G非独立组网架构(NSA)和独立组网架构(SA)发展,2019年下半年实现预商用,规模部署NSA,面向垂直行业部署SA,以SA为目标架构,同时加速推进SA端到端产业成熟。全面推动2.6GHz、4.9GHz产业发展,打造双频协同的领先5G网络。携手产业推动5G消费终端和行业终端产业成熟。构建“连接+计算”新型基础设施,打造5G端到端智慧开放能力。

二是攻坚商用部署运营。推进杭州、广州、上海、武汉、苏州五个城市的规模试验,规划业界涵盖领域最全面、要求最严格的六大测试线条,推动无线、传输、核心网、终端、支撑系统等端到端商用产品成熟和性能优化,并力争加速试验进度,克服时间紧的困难,攻克多场景部署和运营难题,保障网络质量。

三是深化构建全新生态。依托中国移动5G联合创新中心,以及雄安、上海和成都三大产业研究院,在12个发改委应用示范城市,面向9大类11种业务进行示范与演示,加快5G创新应用和业务的成熟与落地,打造跨行业融合创新的示范典型。近期,中国移动已成功基于5G试验网络开展4K春晚直播、两会直播等,顺利完成全国首例5G远程外科人体手术。此外,还发起设立了5G创新产业基金,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助力5G产业和生态成熟。

在确保我国5G商用进度领先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将努力实现网络性能和业务应用国际领先,打造世界一流的5G网络基础设施。同时,中国移动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携手产业伙伴促进数字化创新,探索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让5G成为我国转型发展中的关键生产要素,驱动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