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云VR为何会产生巨大价值?

作者: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 林鹏 责任编辑:蒋雅丽 2019.07.03 00:01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具有高速度、低时延、高可靠等特点,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随着5G网络的正式商用,各项创新业务应用百花齐放,VR便是重要应用业务之一。

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到来

经过了长时间的“寒冬期”,VR在2016年终于迎来了一场大爆发,产品逐步推广普及,并逐渐渗入各个垂直行业应用,实现了产业化发展。在该阶段,更多企业、资本涌入VR市场,更多不同层次的设备产品涌现,内容产业和技术支撑更加成熟,用户规模也不断扩大。

2018年,全球VR/AR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其中,VR整体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AR整体市场超过100亿元。据预计,到2020年,全球VR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其中VR市场1600亿元,AR市场450亿元。同时,2017-2022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70%,VR占据主体地位,AR增速显著。从产业结构看,终端器件领域市场份额占据首位,内容应用市场快速增长,其中工业、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将由2018年的8%升至2020年19%。

VR产业在经历了2018年稳步发展以及2019年5G商用“东风”后,目前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提升。在终端方面,现阶段像Pico、创维的最新VR一体机已经配备了4K屏幕,部分终端实现了硬解全景8K视频的能力。MPEG OMAF架构标准也逐渐开始广泛应用,华为、Intel等企业都实现了基于FOV的8K全景视频体验能力,像Visbit更通过其VVOS等技术达到了全景12K视频观看效果,用户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应用方面,VR技术从全国两会、大型体育赛事、演唱会深入到发布会、展会、论坛、民间活动等各种场景,并通过VR头显、手机端等多种渠道传递给广大用户,使老百姓更容易接触、体验到VR内容。

国内外运营商也在借助网络优势发力VR业务。韩国开始5G商用后,SKT、KT和LG U+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VR业务,如VR社交、VR直播、VR游戏等,通过差异化业务吸引大批用户办理5G套餐,目前韩国5G用户已经接近百万。在国内,中国移动福建分公司在2018年就推出了和·云VR业务,中国电信也以广东为试点区域推动云VR业务落地应用。

5G网络助力VR快速发展

5G标准定义了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其中,eMBB对应的是4K/8K、VR/AR等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mMTC对应的是大规模物联网业务,而uRLLC对应的是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延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推动下,围绕这三大核心场景,5G网络将会让越来越多的产业形态和创新应用成为可能。

5G网络峰值传输速率极快,端到端时延达毫秒级,连接设备密度增加10~100倍,流量密度提升1000倍,频谱效率提升5~10倍,能够在500km/h的速度下保证用户体验,同时结合MEC、网络切片等特性,为VR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全面网络解决方案。

第一,5G自身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满足云VR的要求,同时利用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充分保障用户体验。

第二,5G MEC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云渲染资源以及极低渲染时延要求的问题,同时云VR可以降低VR终端成本,便于VR普及。

第三,5G可以解决野外、航拍直播等移动VR场景网络需求。

发力云VR将获巨大价值

云VR是一个端到端的业务链,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发展云VR可以从业务体系完善、网络价值提升、服务能力增强三方面获得巨大价值。

首先是业务体系完善。VR业务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视频业务体系,还可以基于VR业务的云渲染资源,赋能AR业务、物联网业务、图像处理业务、高性能计算业务等多种应用业务,全面带动多项业务综合发展,完善业务体系。

其次是网络价值提升。云VR业务对于网络带宽、时延等要求极高。基于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特性,同时针对宽带网络的升级改造,以及固移融合边缘计算的业务应用部署,云VR业务能够全面带动业务承载及发展,全面提升网络价值,使运营商不再仅仅是管道。

最后是服务能力增强。以云VR业务为核心,建设面向个人用户的自有服务能力体系,同时联合产业合作伙伴,面向垂直行业客户推出端到端服务能力,依托传统网络优势、结合业务应用,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实现5G、宽带网络的价值提升。

中国联通针对云VR业务的发展规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大力发展5G+VR制播ICT服务为主,同时与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直播平台聚合内容,后续逐步发展构筑VR直播云能力,为业内端到端企业输出直播能力,使中国联通建立VR业务运营能力。

第二阶段,基于5G固移融合网络和边缘云,建立面向云业务的VR云平台。该阶段的核心是部署含GPU资源的边缘硬件资源池,中枢是云VR管理平台,关键是低时延的传输网络,辅以内容聚合及呈现终端,加之面向2B2C的合理高效的商业模式,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的云VR业务。在第二阶段,中国联通云VR平台一方面向企业、个人用户提供VR业务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基于云VR的云资源开展面向高性能计算、图像处理、渲染资源租赁等服务。

中国联通在2018年9月便发布了《中国联通VR业务发展白皮书》,分别就VR业务发展目标、VR业务能力、VR业务端到端解决方案等内容进行阐述解读。同时,通过不断在VR制播领域开展端到端技术研究,中国联通在2019年初推出了VR制播产品服务。仅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联通在全国多省完成大量VR制播工作,重点包含全国两会VR直播、江西VR春晚、重庆国际马拉松VR直播等一系列有重大影响力的活动及赛事的VR制播,在VR制播方面为VR产业树立了良好的标杆效应,全面推动广大用户认识VR。目前中国联通正在着力推动全国多省的VR业务试点工作,不久将面向广大用户推出包含VR直播、点播、云VR游戏等在内的VR服务。

当然,目前VR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VR产业规模太小、云VR建设成本高昂等。推动VR产业发展,不能只依靠运营商发力,还需要通过政策、技术、用户、资本四轮驱动全面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将云VR规模做大、成本做低,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真正实现VR产业爆发。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