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8个月,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7月9日,IBM 宣布以每股现金 190 美元完成对红帽(Red Hat)所有已发行和流通在外普通股的收购交易,总股本价值约 340 亿美元。由此,也成就了科技史上的第二大交易。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IBM收购红帽的消息早已震动IT界。一位是传统IT领域的掌舵人,一位是倡导开源的IT新贵,这样的组合将会产生怎么的化学反应,对于目前已经红海一片的云市场究竟意味着什么,业界对此充满了好奇。
更好奇的是,虽然IBM作为科技巨头收购是常事,但340亿美元的巨额数字却不常见,究竟是什么让IBM对红帽如此垂涎?答案恐怕绕不开这两个关键词:开源与混合云。
云时代的IBM节节败退
曾经无比辉煌的IBM在云时代的日子并不好过。数据显示,IBM整体业务营收在2012年以后一直持续下滑,最新披露的2018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显示,当季营收同比下滑2%,盈利同比下滑1%。
虽然IBM CEO Ginni Rometty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一直在剥离传统硬件业务,积极转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但船大难掉头,对于公司整体收益拉动效果并不明显。
来自美国云计算的调查显示: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和谷歌云占据市场前三,IBM 所占份额不多。
但是,云是IBM不能放弃也不可放弃的重要市场,基于自身强大的软硬件能力基础和深厚的行业理解能力,IBM迟迟在云计算市场上无法爆发的症结就在于:缺少一个抓手。
这样看来,收购红帽十分明智。有了红帽在Linux和开源领域的绝对优势,IBM将可以重新回到企业市场的主线,面向广泛市场提供成熟的混合云解决方案。红帽将为IBM提供基于开源技术的下一代混合多云平台,这对于IBM能否在云市场“绝地反击”至关重要。
开源风靡让红帽强劲增长
反观红帽近些年的发展态势,可谓顺风顺水。最新财报显示,红帽已经在全球连续69个财季,也就是连续17年实现营收增长。
如今开源文化渗透至全球各地,提到开源最初的倡导者,业界总会先想到红帽。这家创始于1993年的软件企业始终致力于开源技术发展,在红帽的积极推动下,无论是Linux还是OpenStack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绝对的市场占有优势,通过开源社区构建了庞大而强壮的开源生态体系。
同样的,开源模式也为红帽本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2019财年(2018年3月1日-2019年2月28日),红帽中国区成为亚太增长最快的区域。来自中国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2018)显示:在受访的众多私有云企业中,超八成企业认可开源技术,2017年已经有85.3%的企业应用了开源技术。
开源已成为IT技术创新的沃土
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因为开源赶上了云计算的步伐。也许几年前,国内对开源的理解还算一知半解,但时至今日,在众多知名的开源社区中,已经挤满了来自中国的企业选手,越来越多的中国技术人才不断跟踪开源技术、贡献代码,选择与开源社区共成长。
与封闭、昂贵的商业软件相比,企业更愿意以开源方式“上云”,基于强大的开源文化,共同推动云计算产业技术的发展。应该说,伴随开源技术的不断演进、社区规模逐年壮大,且开源技术逐渐多样化,国内开源生态圈的雏形已经形成。
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尽管商用软件套装能够保证性能和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封闭滞后、僵硬不灵活、费用高昂等弊端,如今开源的“免费”大门可以敞开,企业借机还可跟上云的步伐,这对于很多渴望数字化转型、受困于传统僵化模式中的企业而言,未尝不是一种好方法。
企业上云:天时地利人和
据预测,2022年开放混合云的市场总额预计将达到780亿美元。在今天,随着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成熟,开放混合云的大势已然到来。
在技术层面,经过多年发展,云计算软硬件技术已相对成熟,容器、Kubernetes等杀手级开源技术推动混合云发展至新高度;
在政策层面,一方面工信部发布《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的通知,鼓励企业上云,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对开源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对开源软件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在产业层面,“百万工业企业上云工程”和“百万工业APP培育工程”等大型项目纷纷启动;此外,从企业层面来看,《中国云计算开源发展调查报告2018》数据显示,在已部署私有云的企业中,85.3%的企业已经应用了开源技术,企业对开源技术的接受度进一步提高。
如今,IT转型以求更好地适应当下数字化时代,企业“上云”成为了主流方式,比如BAT提供的公有云,大型企业自建的私有云都是不错的方式。在红帽看来,企业未来必将走向混合云的方向,不管是采用AWS、谷歌云还是私有云,客户的业务应用都应属于云原生服务,业务系统和软件代码可以从一朵云迁移到另一朵云上,实现随时随地的可移植、可扩展。
文化迥异存争议,混合云势在必得
从宣布收购到正式收购这8个月内,红帽加快了自己的市场动作——在Linux创新、容器+应用开放创新,以及混合云生态这三大方面,相继推出了重大的产品技术发布,携手行业众多合作伙伴,形成了完整的云生态,似乎对于混合云市场势在必得。
可以说,以IBM的市场体量,再加上红帽在开源云领域的绝对优势,这将打造出云计算市场的一艘重装舰艇,但是双剑合璧,如何分得“混合云”市场的重要份额,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外界对于这则收购案也充斥着质疑声,最大的争执恐怕在于企业文化,要知道,IBM倡导的高度统一的管理制度与红帽推崇的开放式管理似乎并不融合。
对此,红帽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曹衡康这样告诉通信世界全媒体记者:“收购之后,红帽团队可以独立运作,毕竟我们的文化和技术都很特别,所以独立运作是红帽在这次收购中非常强调的地方。一来红帽可以通过IBM的大平台加速开源技术的扩张,另一方面IBM具备的行业资源和人才队伍,也可帮助双方实现交叉销售,实现共赢局面。”曹衡康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