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与中国联通成功部署基于Pelion设备管理平台的全新物联网平台

作者:田小梦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19.07.19 19:03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6月6日,5G商用牌照的发放,使“低时延URLLC、大连接mMTC,高宽带eMBB” 5G网络的代名词再此凸显出来,加速了5G设备的广连接。

Gartner、Ovum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移动互联网连接增速放缓,而物联网连接数增长强劲,预计到2020年IoT连接数将达501亿。由此不难看出,在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和市场相结合将为行业带来红利。

但在实际设备连接中,通用标准化问题、传统设备的兼容性问题与维保义务成为物联网设备规模化部署相对缓慢的主要原因。Arm预测,到2035年,从受限设备到全功能终端节点或网关等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1万亿台,所有设备都将需要安全的远程管理。

7月18日,Arm宣布与中国联通旗下联通物联网(以下简称“物联网公司”)的合作最新进展情况,Arm已成功部署基于Arm Pelion设备管理平台与Mbed OS操作系统所打造的全新物联网平台,加速推进和完善中国物联网生态发展,也行之有效的“破局”碎片化问题。

Arm与中国联通成“最佳拍档”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MWC2019上,Arm宣布与物联网公司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物联网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打造全新物联网平台。近日Arm与中国联通共同实现了第一个阶段的成果,就是Pelion 设备管理平台商业可用性的发布。

据了解,目前基于Arm架构芯片的设备出货量已达到1400亿台,在物联网的一个领域,企业对于Arm的依赖度很高的,其中90%的可穿戴设备、70%的消费类电子设备都使用了Arm的IP 。目前,在整个IoT行业中,Arm所占据的市场份额超过了50%。

在物联网领域,Arm有着不同层级的业务,为是业务有更好的落地,Arm致力寻找在市场愿景和市场规模理解上英雄所见略同的合作伙伴。中国联通便成为了不二之选。

中国联通在物联网规模化发展中,以“平台+”生态战略,通过“云”“网”“平台”“生态”,打造领先的全球化端到端服务能力,携手产业赋能生态,致力于做万物互联时代的使能者。

“云”是夯实万物互联的基础。联通“M+1+N”云数据中心体系,覆盖全国335个数据中心,其中12个国家级数据中心,以及覆盖38个资源池节点。同时拥有多云服务;“网”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桥梁。联通从2G/3G/4G到部署全光网络建设,全网部署成熟,并大力推进商用部署,对NB-IoT、eMTC、5G等技术积极开展业务测试;“平台”是行业领先,全面使能。陈晓天表示,平台主要具有网络、物联网设备的连接管理能力和公共的能力,可以解决物联网碎片化问题;在“生态“上,中国联通围绕设备管理平台全面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物联大平台——中国联通物联网产业联盟,目前已有34家副理事长单位,联盟成员超过200家。

“盘盘”Arm Pelion物联网平台

IoT创新的前提是安全,而安全必须是端到端的,囊括数据、设备以及云。Arm与中国联通合力打造了一个无缝简化的物联网的历程。

Arm Pelion设备管理平台具备设计和连接上的灵活性,支持从 IP 到非 IP 连接,再到受限或高带宽网络等多种设备类型,并远程为这些设备提供持续的固件更新。此外,它还可以通过安全设备访问、无线(OTA)更新、安全连接协议及数据加密,达到设备、通讯和数据的安全性。Pelion设备管理平台集成Arm平台安全架构(Platform Security Architecture, PSA),加上符合PSA Certified™ 1级认证、专为物联网构建的Mbed OS操作系统,Arm与中国联通物联网携手打造的全新物联网平台将确保芯片到云端的安全。

Arm高级副总裁兼物联网云服务总经理Hima Mukkamala表示,Arm Pelion物联网平台是针对全球市场发布,通过中国联通支持的Pelion设备管理平台,我们在全球的合作伙伴和客户可以开发更多的IoT的应用和方案。目前基于Arm Pelion平台,Arm已推出了第一批物联网解决方案,比如暨联牧科(MovTek)推出的智慧云锁解决方案,以及天正、海尔、鲁帮通(Robustel)等即将提供的服务。

“打造物联网的平台本身并不是最终的目标,最终的目标其实是提供一个高附加值的服务平台,能够让物联网的平台真正解决商业问题。” Hima Mukkamala并表示,Arm关注以下三个重点的领域:一是,随着全球人口不断的增加,居住问题已成为日益凸显的挑战,用智能建筑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二是,利用物联网平台关注公用事业——水电的供应;三是物流、供应链以及家庭自动化。通过利用该平台的能力,与行业客户得到更好的能力复用,实现更多的实际运用案例。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