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深度融合、共生共进成人工智能必然发展趋势

作者:中国移动研究院 邓超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19.08.01 20:53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站在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不仅是一种产品或服务,而且是一项基础性升级技术,可以赋能行业,渗透已有生产服务流程的各环节,实现更高效、低成本的升级目标。人工智能被认为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关键性驱动技术,成为赋能各产业向智能化升级转型的焦点。

AI与ICDE等技术共生共进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技术,从被工业界关注到逐渐成熟,直至将来被广泛应用的一般性发展过程来看,人工智能技术不是横空出世,更不可能是一枝独秀,而是与其他新兴技术在有机联系的环境中自然发生、共生共进。

结合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如图1所示)可看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按它们在曲线上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对每项技术分析发现,每项技术在进入代表它开始真正沉淀的复苏爬升期和被工业界成熟使用的产品成熟期之前,必然经过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幻灭期3个阶段。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是云计算和大数据演进的必然,而边缘计算、物联网同样是伴随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后,自然成为工业界广泛关注的新兴技术。这几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极强的有机共生与融合共进关系。

1564664049464008984.png

图1  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

云计算是2008年进入技术萌芽期,经过2009-2011年3年的期望膨胀期,直到2013年和2014年进入泡沫幻灭期,之后逐步向产品成熟期发展,目前云计算已成为工业企业的IT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标准成熟技术。大数据是2011年伴随云计算技术发展演进3年后,作为一项专门的新兴技术进入技术萌芽期,它是在云计算提供海量存储和分布式并行计算能力基础上,所承载的应用亟需对海量、多样数据融合关联与计算处理等场景下,逐步成熟、独立成为一项专门新兴技术。大数据紧随云计算的发展步伐,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进入期望膨胀期和泡沫幻灭期。人工智能是2014年伴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迅猛发展,在大数据之上的数据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出现在期望膨胀期,2015年和2016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人、机器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问答等技术也迅速得到工业界关注,进入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幻灭期。2017年随着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交互等场景中的广泛成功应用,人工智能正式进入全面爆发期,可以说达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同时各国都将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技术进行扶持发展。

实际上,自2008年云计算到2011年大数据,再到2014年人工智能,工业界新兴技术逐步演进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必然趋势,也完全符合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发展和应用规律。而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和逐渐广泛应用,恰好为人工智能进入工业界开始规模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云计算、大数据为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算法提供了充沛有力的CPU集群和GPU集群的算力,Hadoop/Spark等分布式数据存储和并行计算能力、各种成熟的ML工具和算法包以及开源深度学习算法框架,都为人工智能实现有效、快速迭代的机器学习训练和推理过程提供了重要能力的工业技术基础,即云计算、大数据直接推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由实验室走向了工业界应用。换言之,三者之间是依次成熟、被工业界应用,进而又被工业界聚焦后续成一个原本内生关联的技术。客观讲,在云计算最早出现的时候,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也已经在研究,只是作为云计算中的数据处理和智能化数据科学类高级应用被统一包含在云计算技术范畴里。之后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者之间被工业界专注的技术范畴越来越清晰,大数据逐步从云计算中剥离出来,随后人工智能作为大数据上的高级应用,又逐步从大数据中剥离出来。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3种技术之间,现在产业界基本都默认有明确的专业分工,云计算更多是IT基础设施即资源池的建设、管理与服务;大数据更多是海量数据存储共享和计算能力建设与服务;人工智能则是基于数据分析的智能化高级应用。三者之间的有机共生关系,可以形象地类比为:云计算是土壤、大数据是水和肥料、人工智能是禾苗和花朵。事实上,2017年人工智能大爆发,边缘计算也出现在新兴技术曲线的期望膨胀期,2018年边缘人工智能也出现在曲线上,这也说明,随着人工智能更广泛的应用与探索,落地模式上越来越接近真实应用场景的需求,工业界不仅关注云端模式的集中智能化AI能力的建设与服务,同时关注边缘和端侧的智能化推理等AI能力,进而形成云、边相互协同的完整有效的AI部署和应用方案。

由此可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落地为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演进提供了新的应用需求场景,所以人工智能与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不仅是有机共生,更是融合共进的紧密关系。除了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与物联网、5G等新兴技术之间也存在共同发展、深度融合的依存关系。物联网作为一种备受关注和期望的愿景,最早在2011年就与大数据一起出现在曲线上,一直发展延续到2017年和2018年的IoT平台技术,可以说也是随着人工智能、5G等其他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逐步清晰明朗起来。

5G与AI等众多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

纵览国际,AI产业和5G产业都已被多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尤其是5G在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阶段。一方面,5G网络将成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被工业界进一步广泛应用的重要承载者;另一方面,5G网络本身也是AICDE、SDN/NFV、切片、编排等新兴技术的集大成者。因此,5G与AI及其他共生共进的新兴技术也是紧密融合、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据此,各大运营商都明确推出5G与智能化技术与产业相融合作为5G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战略。例如,中国移动遵循融合、融通、融智的发展理念,推出了5G+计划,将通过推进5G+4G协同发展、5G+AICDE融合创新、5G+Ecology生态共建,实现5G融入百业、改变社会。其中,5G+AICDE的融合创新,打造以5G为中心的泛在智能基础设施,实现5G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紧密协同。

遵循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规律,中国移动规划并建设统一人工智能平台,将人工智能与电信行业的运营场景深度融合,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规模落地,实现算力、数据和能力共享,赋能内外应用。如图2所示,人工智能平台的建设内容包括:打造基于GPU、CPU等基础设施资源池的深度学习平台,提供充沛算力;通过海量数据和场景打磨,内外协同,加速关键AI能力的内化、沉淀与共享;发挥公司网络、场景和数据优势,依托平台构建生态体系。统一人工智能平台的建设,可以集中解决AI发展中算力、能力、数据等关键问题,为应用提供载体,通过产研闭环模式实现AI能力快速迭代和持续优化;实现对内聚焦网络、市场、服务、安全、管理等五大领域的AI规模化应用,对外实现5G+AI赋能教育、医疗、驾驶、工业、农业等垂直行业和实体经济,助力公司成为“AI应用先行者”和“AI产业赋能者”。

1.png

图2 中国移动人工智能平台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