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手机出现以来,资费一直都是消费者绕不开的话题。从最早期极其简单的月租费加一分钟语音0.4元双向收费的资费计划,到现在极其复杂的各种套餐,资费经历了20多年的变化。观察资费变化的趋势,我们也能预计出5G时代将出现什么样的资费形式。
运营商资费演进历程与趋势
总体来说,资费的演进过程有以下几个要素:一是基础服务的打包销售以及逐渐无限量化,二是新业务逐渐成为基础业务,三是内容、应用、服务和权益的打包销售。
随着网络技术从2G向3G、4G演进,运营商的资费体系结构也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2G时代,语音与短信是核心业务,资费体系以语音和短信分档套餐为主结构。3G时代,流量业务兴起,资费体系以语音和流量分档套餐为主结构。4G时代,在智能手机和OTT应用的推动下,流量业务超过语音短信业务,成为运营商的支柱业务,资费体系以流量分档套餐为主结构,语音短信分档区隔逐渐消失,开始无限量化。
图1 运营商资费发展历程及特征
总体来看,资费体系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一是基础通信分档化。语音、短信、流量以分档组合形式构成资费套餐,套餐间语音、短信和流量档位不同,形成客户间的区隔。二是基础通信无限化。随着业务的普及和使用习惯的建立,各业务分档差异逐渐减小,最终出现无限量化。通过无限量激发用户因为资费而抑制的潜在需求,激发用户放量使用。三是内容权益区隔化。各业务资费的无限化带来了客户的资费同质化。消费者选择单一,客户差异化无从体现,因此运营商纷纷引入内容权益,叠加在基础通信套餐之上,形成面向不同客户的价值区分。
如图2所示,目前国际主流的资费结构是语音短信无限量+流量分档+内容权益。基础通信无限量化、内容权益区隔化将是主流趋势。
图2 当前国际主流运营商的资费结构示意
5G初期的资费特点国际运营商中官网公布正式5G套餐价格的有韩国的SKT、KT、LG U+,以及美国的Verizon和芬兰的Elisa等(具体资费方案如表所示)。英国Vodafone也公布了5G资费方案,但是其官网上还没有正式发布产品。
和任何一次网络换代的初期一样,现在只有少量的5G终端上市。5G移动Wi-Fi还在唱主角。现在公布的套餐资费主要围绕“多少”和“高低”来做文章,即多少个G的流量会限速,最高速率可以给到多高。
表 国际运营商5G资费初步方案
结合4G当前的套餐,很容易发现这样的5G套餐形式只是一种过渡状态。但是也不难想象未来在5G大规模商用时,运营商会采用怎样的资费设计思路。
与4G时代不同的是,5G技术具有高带宽、海量连接、低时延的特点,并且当前运营商也已经具备调整用户速率的能力。海量连接和低时延的特点将更多地被利用在政企场景中。连接数量级和时延的程度也可以成为对政企用户计费分档的一个维度,不过我们在这里不讨论政企市场的计费问题。所以针对消费者市场,还能在资费上体现的变量主要是:是不是无限量;最高限速是多少,分档限速的流量限制是多少;语音和短信之类的上一个时代的基础业务是不是全部VoLTE化以后也计入流量,变相实现无限量化。
但是5G正式商用之后的套餐设计绝不会限于如此。在4G时代的中后期,权益、内容的打包已经成为国际领先运营商的主流做法。单依靠基础业务的经营,运营商越来越难以做到在消费者面前树立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有条件的运营商甚至会倾向于做到独占内容。比如美国的AT&T与HBO合作、T-Mobile与Netflix合作。日本的NTT docomo则拥有自办的互联网视频内容栏目。同时NTT docomo也通过多年的经营,形成了围绕自身平台的生态圈体系,合作伙伴则利用NTT docomo的能力和资源向消费者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活服务。这就是NTT docomo所推进的+d战略。在5G时代之初,也正是NTT docomo新的5年中期战略的时间段。NTT docomo在其新的中期战略中直接提出,利用会员体系和面向企业客户合作方的强大事业基础,向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新价值、创造收益机会。这样的生态圈能够树立NTT docomo和其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服务形象。
与这样的战略相对应的,运营商会在5G的资费套餐中体现出战略优势,将优势化为胜势。
中国运营商5G套餐设计思路的猜想
国内三大运营商也是一直紧跟国际潮流,在竞争形势和市场环境方面,与上文提到的日美运营商也非常相似。市场饱和的程度、竞争激烈程度、用户的4G渗透程度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在5G的资费设计方面,国内运营商与国际运营商相比,基本出发点也必然非常相似。我们预计面向消费者的5G套餐设计思路可能包含以下一些要素。
网络能力的保障程度
网络能力的保障程度主要指网速、可连接的其他移动终端的数量。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和海量连接的能力没有太大关系,所以运营商对此不会设置这样的能力提供给消费者。超低时延在消费者端现在能想到的应用可能是VR和AR的视频游戏,但是距离普及还很遥远,这一点也不会体现在消费者套餐当中。正如前文举例的韩国和美国的5G套餐,其主要是把最高网速做了分档。
低门槛套餐的最高网速可能会低于高门槛套餐的最高网速。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对用户进行分层,引导高价值用户向高门槛高网速的套餐迁移。
基础业务的无限量化
基础业务显然已经包括语音(通话服务,或在VoLTE下通过流量实现)、短信(短信类服务,或许通过流量实现)和数据流量。预计完全没有上限的无限高速流量打包套餐并不会出现。
在4G时代使用的套餐思路会延续到5G。也就是说,仍然会有一个到达流量限度后限速的规定,并且在月总流量到达一个阈值的时候停止网络服务。当然,由于5G的网速理论上10倍于4G,这个限制也很可能将达到几百G甚至T的级别。限速则很可能回到3G的速度而不是现在4G的速度。因为4G网速已经很快,能够满足大多数场景下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个变数。就是3G是不是会在5G实现逐步退网?还是2G退网?如果3G退出服务,套餐设计的降速就只可能降低到4G。如此一来,降速的效果将大减。
最高网速的分档次问题
不同套餐档次可以达到的最高网速是否也会有分档?比如英国和韩国的套餐中,低档次套餐可以达到的最高网速就是低于高档次套餐的。
这种思路在中国可能不会出现,或者说至少在100元以上的套餐中都会给予最高网速。毕竟运营商希望将3G、4G的用户快速转移到5G,而国家一直鼓励提速降费。有可能100元以下的套餐,或者没有流量固定套餐只购买流量叠加包的用户,会被限制最高网速。用这样的方式鼓励高流量用户转入固定套餐,也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内含打包的权益和内容
内容和权益打包在当前的4G套餐中也已经出现。一些地方运营商购买网络视频平台的包年包月账号提供给用户。
在5G时代,预计这样的动作会非常普遍,将在全国的统一套餐中有所体现。当然,运营商有可能和视频平台签署独占协议,防止竞争对手打包采购,这样则会形成生态圈对生态圈的对决。
视频仅是一个开始。生活服务、积分的体系也会越来越融入到这个生态圈。可以预见,运营商可能会和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一一联手,形成积分互相可兑换、权益互相承认、互相采购服务进入打包套餐的生态联盟。这个联盟不仅是视频内容,也可能包含互联网巨头生态圈中的其他生活服务,比如电商、外卖、电影、出行、旅游等。
高等级的套餐用户可能会直接被授予高等级会员身份,同时能够享有积分权益联盟的其他权益。高流量用户由此可以在各种生活服务中享有相应的优先权益,也可以很容易使用运营商的机会换取联盟内其他企业的服务。
价格档次
当前4G的无限量套餐,高档次的门槛一般在月费400、500元上下。各运营商的套餐基本雷同。高档次套餐内高速流量一般都在几十个G,语音通话时间上几千分钟。这样的套餐可以实现主流应用随性用流量、电话随便打的状态。在此之下,基本100元一个档次,套餐内高速流量和电话分钟数随之递减。
预计5G的状态也会如此,只是随着5G速度的提升,主流应用流量消耗大增,套餐内高速流量的数量也会成十倍的增长。韩国的5G中档套餐有限速的档次在人民币400~500元档次。预计中国运营商的心理价位也在这个价位。
综上,成熟之后的5G套餐,很可能是以下的样子。
600元档次:5G最高网速不限速流量500G~1000G(也可能更多,但大概率不会完全无限量);VoLTE服务下语音通话和短信通信无限量;含某视频平台VIP账户(电话号码登录,权益期间为套餐期间);运营商白金卡(或者最高等会员)身份且包含以下权利:某电商VIP身份(如免部分运费、优先等权利,权益期间为套餐期间),某国际品牌酒店连锁金卡身份一年,某航空公司金卡身份一年,某咖啡连锁VIP身份,某出行平台金卡权利(可能要扣除部分或全部套餐期间的积分来换取)。
400或500元档次:5G最高网速不限速流量300G~500G;VoLTE服务下语音通话和短信通信无限量;含某视频平台VIP账户(电话号码登录,权益期间为套餐期间);运营商金卡身份且包含以下权利:比前一个档次减少一些商旅的权益,保留一些生活服务的权益,含某电商VIP身份(如免部分运费、优先等权利,权益期间为套餐期间),含某出行平台金卡权利(可能要扣除部分或全部套餐期间的积分来换取)。
200或300元档次:5G最高网速不限速流量100G~300G;VoLTE服务下语音通话和短信通信无限量;含某视频平台VIP账户(电话号码登录,权益期间为套餐期间);运营商金卡身份,也可能仍会有出行、电商或咖啡之类的VIP或优惠券赠送。
100~200元档次:5G最高网速不限速流量100G左右;VoLTE服务下语音通话和短信通信无限量;含某视频平台VIP账户(电话号码登录,权益期间为套餐期间);运营商银卡身份,也可能仍会有出行、电商或咖啡之类的VIP或优惠券赠送。
预计各档次套餐都会有签约期,含有话费或终端购机补贴。毕竟5G要换新机,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负担。不过如果类似折叠屏幕手机一类的新概念机上市,且价格还在可接受范围,加上和4G时代力度差不多的补贴,或许可以带来一波消费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