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5”到“小灵通”,我见证了交换机的变迁之路

作者:朱少华 责任编辑:吕萌 2019.08.07 09:20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982年8月年仅20岁的我从通信工程专业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当时的石首县邮电局工作。记得当时参加工作时,石首的交换机情形是:12个支局、所分别采用的是30至50门不等的人工磁石式交换机,县局采用的是400门小型纵横制自动交换机。各乡镇内和乡镇之间用户打电话都要通过话务员人工转接,县城内用户打电话虽然实现了自动拨号,但打各乡镇用户电话都得需要拨打特服号“115”后,由县局农话人工台话务员转接到各乡镇用户,而打长途电话需要拨打特服号“116”后,由县局长途人工台话务员逐级转接,当时要打一个长途电话真是难上加难。县内打电话也是人工接续慢,通话质量差,很不尽人意。

到了1986年8月,石首撤县建市,市局随之对原小型自动交换机进行改型扩容,由原来的400门小型纵横制自动交换机改成2000门的HJ921大型纵横制自动交换机。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各乡镇也对交换机进行了改制,大一点的乡镇用上了300门左右的江西九江通信设备厂生产的全电子布线逻辑控制交换机,小一点的乡镇用上了64门左右的北京某通信设备厂生产的MZ6481小型程控交换机。用上这种小型程控交换机也是权宜之计,它一般是适用于小型厂矿企业的用户小交换机。虽然这期间市局和各支局、所都用上了自动交换机,但联网起来却是一个大问题,由于交换机制式不同,相互接口信令也不同,必须通过各种技术革新来实施联网。记得当时我负责全局的技术管理工作,为了把MZ6481小型程控交换机的400Hz拨号音改成公网的450Hz拨号音,我通过公式演算,找出需要改动数值的电容,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到这种机型的支局、所进行实地改造,保证了联网工作的顺利进行,至今还记忆犹新。当时,虽然各种制式的交换机网能联上了,但联网接通率是很低的,一直是困扰人们心中的一大难题,只能通过不断的设备整治来得到些许好转。这期间,在长途出口方面,市局陆续用上了DD14长途半自动对端设备和DD16长途全自动对端设备,用户虽然可以通过拨对方“长途区号”+“用户电话号码”进行长途通话,但当时的长途电话接通率还是低的可怜,用户打通一个长途电话还是觉得非常困难。

image.png

到了1994年石首全市实行程控电话改制,市局很快用上了上海贝尔公司生产的S1240数字程控交换机,各乡镇也陆续用上了华为公司生产的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传输方面也实现了数字化改造,用上了PDH准同步数字传输设备,传输线路实现了光缆化,建成了江南、江北两个数字传输环。因此,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内,石首市的数字本地网已顺利建成。由于以上两种数字程控交换机在互联方面其接口信令都采用了国际通用的7号信令,因此无论本网通信还是长途通信方面的接通率问题都得到了根本改善,人们打起电话来就方便快捷多了。从此,石首市的通信发展也迈入了良性的快车道,电话用户数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快速增长,业务收入不断攀升。

image.png

1993年底石首市邮电局s1240程控电话交换机安装调测时

与局领导在程控机房现场的合影

到了1999年,石首电信局实行移动剥离,2000年左右石首电信局用上了小灵通,这在当时也只不过是一个权宜之计。2006年石首联通公司的CDMA移动电话划拨给石首电信经营,石首电信公司加快了移动通信的建设步伐。由于小灵通和手机的不断采用,人们改变了消费习惯,固定电话不断萎缩。到了2009年左右,为了实现通信企业的节能减排,石首市公司和各乡镇数字交换机不得不进行交换机减容,以后陆续关停了大部分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数字用户电路。直至2016年年底将全市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全部关停拆除,此时,传统意义上的实时交换机已全部退出石首电信通信网的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全光化、全IP化、全智能化、全宽带化的崭新的软交换通信网络。

image.png

笔者参加工作37年,见证了我市交换机的变迁,这一变迁也是我国交换机变迁的一个缩影,这也反映了我国信息通信业改革开放40年来的壮阔变化。因此,我为现今祖国的信息业空前发展和繁荣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