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高文:我国弱AI已成势,强AI任重道远

作者:舒文琼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19.08.09 10:3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8月9日,中国人工智能峰会暨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成果发布会在厦门举行,中国工程院高文院士发表“AI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的演讲,用“3144”4个数字概括了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高院士特别提出,我国弱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成势,但是强人工智能技术路线仍不确定,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1565318330813049911.jpg

“3144”中的“3”指的是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高院士介绍,1956年为人工之智能的元年,从那时起到现在人工智能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6年—1975年,这一阶段为逻辑推理阶段,即用逻辑推理模拟人的智能,最成功的便是用计算机做数学定理的证明。

第二阶段为1976年—2006年,这一阶段主要内容为开发面向专家系统的AI,即基于专家知识模拟人的智能。其技术路线与第一阶段类似——用逻辑推理将人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规则,开发疾病诊断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心理咨询系统等专家系统。这一阶段的另外一条技术路线,是用神经网络做专家系统,如字符识别、语音识别。这一阶段的初期,业界对人工智能期望很高,后来人工智能有所降温。

第三阶段为2006年到现在,这一段阶段的特点为深度神经网络,其技术路线与第二轮后期使用的神经网络类似,与前一阶段相比更加深度,并且有很多新的创造和发明出现,算法和结果更快更准确,在弱人工智能或者专用人工智能方面进展突出。

“3144”中的“1”指的是一个判断,高院士表示,目前弱人工智能已经成势,与人脸、语音、感知行为相关的专用人工智能也已可以实现。相对而言,强人工智能的突破和技术路线仍不确定,对于需要10年、50年还是100年才能发展起来,业界并没有统一的判断。此外人们担心人工智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负面影响何时会到来业界并没有准确判断,这也给研究人员留下了技术空间。

“3144”中的第一个“4”指的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有4个优势:政策优势、数据优势、应用场景优势和青年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和数据优势无需赘述,应用场景优势指的是虽然我国比发达国家起步晚,设施不到位,但这恰恰给人工智能应用创造了非常好的场景;在青年人才方面,我国很多高校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大量储备,现在无论顶级国际人工智能大会还是人工智能相关杂志,投稿、发文章、参与活动的约有一半都是中国人。

最后,高院士指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也存在4个劣势:第一,基础研究和算法方面比较薄弱,需要继续积累和沉淀;第二,核心元器件方面,GPU、FPGA等人工智能使用的硬件和器件主要由国外掌控,国内份额很小;第三,人工智能目前主要基于开源开放平台开发,而全球影响最大的5个平台均由国外企业提供;第四,高端人才短板,例如我国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只有美国的20%左右,高院士呼吁,高等教育、科研院所在培养高等人才方面仍需持续不断地发力。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