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责任编辑:吕萌 2019.11.22 10:42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博导,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学院副院长孙凝晖;北京邮电大学电路与系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所长郑纬民;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王坚获选。

孙凝晖履历

孙凝晖,博士,研究员,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随后进入中科院计算所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硕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5年攻读在职博士,199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先后任计算所智能中心研发部副主任及主任。2000年至2005年任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05年至2009年先后任计算所系统结构研究部主任、计算所副总工程师(兼)、所长助理(兼)等职务。2009年7月,任中科院计算所常务副所长。2010年4月,任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8月起,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

1574392623602030241.png

几年来,孙凝晖研究员先后参加并领导了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曙光4000超级服务器以及曙光5000A高效能计算机的研制。

作为项目负责人,孙凝晖研究员主要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方面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

作为负责人参加了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及曙光系列可扩展服务器等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工作,主持完成曙光4000L、863计划重大项目"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制工作。由其主持研制的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打破国外产品对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市场的垄断并成为国内市场主流产品,为国家信息安全、宇航事业、新兴生物产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平履历

张平,北京邮电大学电路与系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章,2018年获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9年入选IEEE Fellow。

1574391770992006457.png

张平院士长期专注于移动通信基础理论及创新技术研究,提出“宽带高速、无缝覆盖、鲁棒可信”的TDD理论与技术,用自主开发的实验系统和产品验证其正确性,为我国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成为世界主流,并与西方并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及国内外企业合作科研项目80余项,为我国2G、3G及4G移动通信尤其是TD-SCDMA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主持完成的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次。

其中,2017年1月,张平教授团队作为主研力量参与完成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TD-LTE)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其领导的“无线新技术研究所(WTI)教师团队”入选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郑纬民履历

郑纬民,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生,浙江宁波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并留校任教,1982年获硕士学位。目前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项。2002年国家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7年高性能集群计算机与海量存储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中国教育科研网格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2009年,由于其在高性能计算机性能测试技术的贡献,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574392682415009567.png

作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方向的学科带头人,郑纬民确立并领导了集群计算机、 CPU 设计、网格与云计算、网络存储与容灾等四个方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 在集群计算机方向,郑纬民主持研制了“清华探索系列”集群计算机,并已应用于北京、天津等省市的日常气象预报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部门。提出了一套用来设计和测试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方法,包括:1)支持文件系统检查点的程序运行卷恢复机制,成果发表于ICS 2008上;2)一种新的并行循环的调度参数优化和并行块扩张与合并算法,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开源OpenMP编译器。OpenMP编译器除了被多所国外大学作为研究平台使用之外,分别被HP公司和AMD公司选作安腾平台和X86平台上的产品编译器;3)全过程评测的思想,采用分层建模与测试相结合的系统评测方法,能够检测和诊断硬件、软件安装、系统配置、以及驱动程序不匹配等问题引起的系统性能故障。

2. 在CPU设计方向,郑纬民领导研制了中国当时运行频率最高的嵌入式CPU——THUMP107。提出了一种支持高速缓存一致性的片上网络结构,把协议状态一致性和目录的维护工作从处理器和共享Cache中分离出来,在片上网络中实现,实现了计算与通讯相分离,简化了多核处理器的设计,并提高了多核处理器的可扩展性。

3. 在网格与云计算方向,郑纬民提出了一种应用程序的网格服务热部署和远程部署方法,克服了传统网格服务部署需要重启服务容器和只能本地部署的两个弊端,已被国际最著名的网格中间件系统Globus Toolkits所采纳。牵头完成的生物信息学网络计算应用系统已经投入实际运行,每天的用户访问量超过了5万人次。此外,郑纬民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社区概念的网络数据共享和存储技术,以及一种虚拟集群快速构建和软件自动按需部署技术,依托这些技术,我主持研制了国内首个云计算平台“Tsinghua Cloud”,现已对外提供服务,目前注册用户数目超过15000人。

4. 在网络存储与容灾方向,郑纬民提出了一种灵活可扩展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方法,并以此为基础研制了清华海量存储网络系统——TH-MSNS,目前已有近百套该系统被成功应用到审计、公安、油田、电信、 教育等行业及部门。郑纬民提出了一种存储阵列结构下的条带卷快速扩展方法和一种带外存储架构下的条带卷快速扩展方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ACM Transactions on Storage和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上。郑纬民提出了一种匹配码的编码与选择方法,揭示了更高级别上冗余关系的构建途径,并构造出一种高容错、高存储利用率的编码——GRID码,被IEEE Fellow、美国UCSC大学存储系统研究中心主任Darrell D.E. Long列入几大经典纠删码之一。此外,郑纬民提出的一套结构无关的快速容灾恢复方法,能够大幅降低容灾成本,提高灾难恢复速度。

王坚履历

王坚博士,1984年杭州大学心理系学士,1990年杭州大学心理系博士。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列为博士生导师。1996年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系访问教授,讲授研究生必修课认知心理学。1994-1998年杭州大学心理系系主任,1998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王坚博士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2008年被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学会杰出贡献奖并被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评选为“中国IT十大杰出青年”。 王坚博士也是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的编委。

1574392005639031922.jpg

王坚博士于2008年9月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首席架构师一职,帮助阿里巴巴集团建立世界级的技术团队,并负责集团技术架构以及基础技术平台建设。2009年7月,他又被指派为阿里软件的首席技术官。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王坚博士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负责用户界面、机器学习、大规模数据处理等研究及北京adCenter实验室,曾负责研究与数据驱动软件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包括SQM及Watson的数据架构及分析),微软广告平台的相关技术及无缝个人计算。王坚博士负责所研发的SQM大规模数据处理处理系统被用来帮助Office 2007以及几十个微软产品的开发。北京adCenter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被广泛用于微软新一代广告系统中。由王坚博士主持发明的数字墨水科技已经应用在了Tablet PC、OneNote 2003、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Windows Vista以及下一代Windows等产品中。


中国工程院2019年当选院士名单

(按学部顺序排列,同一学部按院士姓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0人)

1574392894654073131.png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人)


image.png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9人)

image.png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9人)


image.png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8人)


image.png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7人)

image.png

农业学部(7人)

image.png

医药卫生学部(10人)

image.png

工程管理学部(6人)


image.png

中国工程院2019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

(共29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