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助力运营商打造5G精品网,已获35个全球5G商用合同

作者:刘启诚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19.11.27 15:5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中国移动在刚刚召开的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目前开通5G基站近5万个,已在50个城市正式提供5G商用服务,2019年将全面进入SA网络建设,预计明年6月SA网络规模商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合作伙伴大会上明确表示,在未来5G建设上,中国移动要坚持以SA为目标架构,充分发挥2.6GHz与4.9GHz双频协同带来的覆盖、容量优势,强化5G与AICDE融合创新,打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智能网络。围绕中国移动这一5G建设策略,各大系统设备厂商都积极配合移动,合作部署网络建设,并且在一些城市进行5G精品网络建设测试工作。记者日前就在广州测试体验了由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合作部署的一条5G千兆精品网络线路。

体验千兆5G精品网络

这条5G千兆精品线路以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为起始点,环绕会场一周,总长约6公里,没途有9个基站。在车行速度6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记者测试到5G下行速率可达到1.2Gbit/s,上行速率可在达到100Mbit/s以上。同时,记者体验了16路高清、VR业务、在线高清视频等各种业务,区域内全程速率平稳,业务连续、顺畅。

01.png

据中兴通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条线路采用宏-微-室分站型全部署的方式,点线面三位一体。其中,中兴通讯的5G微基站产品为保证网络信号覆盖,实现网速平稳高效的关键因素,是琶州5G精品网重要功臣。这些微站都位于琶洲精品线路上的基站灯杆塔,中兴通讯的5G基站产品就安装于上面。据悉,该基站产品创新采用节能技术及紧凑化设计,设备外观类似于1台手提电脑,重量小于5公斤,功耗小于150瓦,同时设备内置天线,设备美观,且能够与大多数环境完美融合。根据现场业务实测,该基站能够与宏站AAU实现无缝连接,满足热点区域的盲区覆盖。

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早在2017年就在广州启动了广州5G外场测试,广州外场进展一直处于业界最前沿,不仅规模大、场景丰富,更是创造了多项全国甚至全球第一的成绩。2018年12月初,中国移动、中兴通讯和高通实现了全球首个基于3GPP R15标准的2.6GHz NR IoDT.2.6GHz再立潮头,规模商用指日可待。今年1月,中兴通讯与广东移动联合在广州外场率先完成了5G 2.6GHz NR阶段性测试,本次测试规范验证了SA组网下的接入性能、SA单用户速率等。测试采用中兴通讯全系列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5G高性能基站、核心网,及最新的测试终端。琶洲5G精品网就是在这一系列测试基础上建设而成的。

1234.png

中兴通讯副总裁柏燕民表示,在5G建网过程中,中兴着力打造各个城市精品网络及标杆示范区域。截至目前,示范区域拉网速率已达1Gbit/s,同时在广州、深圳、北京等大中城市部分区域与精品区域中,平均拉网速率也达到800Mbit/s。未来5G精品线路的经验还会在全国大范围的铺开,中兴通讯将把琶洲精品网的经验传递到全国,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城市,全力推动精品区域的建设,为中国移动的5G业务推广助力。

5G建设,中兴处于领先优势

自今年6月发放牌照以来,中国5G建设进展神速。根据工信部发布数据,目前已经建成近9万个5G基站,预计到年底突破13万个。中国移动目前已开通5G基站近5万个,在50个城市正式提供5G商用服务。2019年中国移动将全面进入SA网络建设,预计明年6月SA网络规模商用。中国电信力争在2020 年启动面向SA的网络升级。目前中国电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开展了5G创新示范点建设,开通了全球首张以SA为主、SA/NSA混合组网的跨省跨域规模试验网。中国联通5G网络建设策略是 7+33+N,计划在7个大城市区实现连片覆盖,在33个重点城市实现热点覆盖,同时在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实现定点的覆盖。

1574841701753054656.jpg

随着运营商大规模进行5G网络建设,5G网络市场竞争也入到白热化。据中兴通讯副总裁、中兴通讯国内市场及方案部总经理刘金龙介绍,目前在国内5G一期建设中,中兴通讯充分发挥技术包括产品的优势、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处于第一梯队。

截止到目前,中兴已拿到了全球35个5G商用合同,半年时间增长了10个。柏燕民说,在国内三大运营商5G一期建设中,中兴无线设备发货100%全面完成运营商建设的计划,目前已经跟运营商面向未来5G做准备工作。

柏燕民说,在目前网络发展过程中,中兴认为SA和NSA过渡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网络是NSA,中兴提供的设备同时支持SA和NSA双模发展,为网络发展平滑过渡也做好基础。此外,在5G共建共享方面,中兴也在全面积极地配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目前已在杭州分别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进行3.5G NSA共建共享连片区域的建设和测试,这也是第一家完成整个共建共享的测试,证明了在电联共建共享策略下,大规模组网的可行性。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