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近日,物联网产业传来好消息——备受运营商青睐,且纳入5G标准的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实现全球连接数破1亿!
据悉在全球过亿NB-IoT用户数中,中国区用户目前占绝大多数。
NB-IoT连接数破亿是一个值得行业各界关注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NB-IoT产业突破历史拐点,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也意味着中国在5G mMTC领域从标准、产业到行业应用、产业链能力等,领先全球。
回顾过去两年NB-IoT的发展,在逐步克服技术、方案、成本、应用等各层面难题后,越跑越快,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从2018年1月算起,NB-IoT的第一个3000万连接用了12个月,第二个3000万用了8个月,第三个3000万以及过亿仅用了4-5个月。
NB-IoT破亿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我们看到NB-IoT技术在水表、煤气表、烟感、电动车、共享家电(空调、洗衣机、净水机等)、智能门锁等领域大量应用。
展望未来,一方面各行业对NB-IoT的认识和认可越来越高,另一方面,NB-IoT曾经的制约逐渐清除,包括NB-IoT网络覆盖日益完善,模组价格持续走低,行业适配NB-IoT后逐渐投产,NB-IoT成功的基因,将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发挥更大的效能。所以NB-IoT持续加速增长大势所趋。
因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NB-IoT成功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运营商响应国家2G/3G减频退网号召承接物联业务、产业积极参与并推动标准的持续演进、NB-IoT在各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的持续提升等。
国家层面号召2/3G退网,NB-IoT成主力
2G网络发展超过了20年,不管是网络设备还是技术都已处于暮年。2020年,5G进入规模商用阶段,运营商面临同时运营2G、3G、4G、5G网络的巨大挑战,所以运营商到了淘汰落后网络的时候。
政府已明确表态。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此前就表示:“我国2G、3G退网的条件已经逐渐成熟,2G、3G退网是移动通信更新换代的必然选择。”
一些运营商已经在开展2G退网,或是减少2G频谱资源。中国移动用在2G网络的900MHz频段资源,从20M减频到10M及10M以下。其2G网络支撑业务的能力将打折扣。比如2G退网必然会影响运营商2G物联业务。所以,运营商需要将2G物联业务,尽快迁移到更先进的网络中。
我们也注意到,部分地市运营商因为KPI等因素,依然在发展2G物联业务。从长远看,2G网络频谱效率低、OPEX高、低制式M2M终端更新换代周期长,继续发展2G物联,将导致运营商2G退网难并影响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所以,为了业务的长远发展,业界建议运营商限制或关闭2G物联网卡的发展。
随着我国2G、3G的逐步退网,运营商需要先进的技术承载2G退出后留下的物联网真空市场。这个技术需要匹配智慧物流、工程车监控、金融租赁、共享单车、2G POS机等领域。
这时候,发展两年的NB-IoT可谓承前启后,收编2G作为窄带物联主力承载。从2015年首次提出以来,NB-IoT经历了2016年标准冻结,2017年解决方案就绪,2018年生态成熟几个阶段,已进入规模商用阶段。
据悉,各行各业都在加大力度使用NB-IoT技术取代2G物联,在2019年9月底中国NB-IoT新增连接数量已经超过了2G物联。此外,NB-IoT面向5G演进成为mMTC物联发展首选,满足中长期演进需求。所以可以说,NB-IoT已成为全球最佳的、主流的、首选的LPWA技术。
解决方案能力升级:向5G演进、更安全
NB-IoT要在各行业快速发展,需要具备更强的能力,真正解决各行业的痛点。NB-IoT在3GPP R14标准中,进一步提高传输速率,实现NB-IoT方案能力整体比2G GPRS更优,所以可以替代2G物联的Top业务,如POS机等。
NB-IoT的未来演进之路还在持续。2019年7月,中国和3GPP分别将NB-IoT作为5G候选技术提交ITU(国际电信联盟),预计2020年NB-IoT将正式纳入5G标准。这也标志着,NB-IoT作为5GLPWA演进达成行业共识,3GPP定义NB-IoT向5G持续演进,满足mMTC大连接场景。
3GPP R15标准支持NB-IoT与NR共同部署,而R16标准支持NB-IoT可接入5G核心网,内容已基本定稿,预计2020第一季度将发布。
随着NB-IoT标准R16冻结,NB-IoT在继承原有广覆盖、大连接、深覆盖、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带宽、移动性和时延,支撑NB-IoT的应用范围和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据了解,当前在GSMA注册的NB-IoT联盟创新成员达1500家,在各行业协会的支持下,水务、燃气、锁具、白电、智能家居、物流、照明、消防、应急等行业均已将NB-IoT列入行业标准,其中水务、燃气等行业NB-IoT连接数已达到1000万,多个行业则发展了超百万个NB-IoT连接。
NB-IoT作为候补5G技术,在垂直行业已有较好的探索。运营商可以通过NB-IoT接触各行各业,获得客户基础,做大产业规模,直接面向2B客户发展业务,最终为全面进军2B市场,实现5G在垂直行业的成功打好基础。
正如业界人士共识,做NB-IoT就是做2B,做NB-IoT就是做5G,要向NB-IoT要规模,向方案要价值,向生态要未来。NB-IoT将是政企业务未来第一入口,面向2020年,运营商已经高度重视,也为整个NB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如今,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黑客将攻击目标放到物联网领域。而中东地区的热点事件,也让物联网安全成为政府与企业高度关注的方向。
NB-IoT产业联盟秘书长解运洲此前强调,物联网亟需物联网安全保驾护航。NB-IoT属于3GPP开放标准体系,技术专利由多家公司提供。NB-IoT使用的是授权频谱,更能保障物联网业务的安全。
相比2G,NB-IoT双向鉴权,规避了伪基站的问题。进一步说, NB-IoT芯片由紫光展锐、MTK、高通、海思等十多家公司提供,有效减少了单一外企垄断的风险。诸多厂商发力NB-IoT芯片,降低了企业使用的风险。
网络覆盖完成、模组成本与2G持平
NB-IoT想要保持快速增长,网络是基石,模组成本是关键。在网络方面,如今NB-IoT基础网络覆盖已完成,具备连续覆盖能力。我们看到,全球已有92张NB-IoT网络商用(GSMA)。
从我国三大运营商NB-IoT布局来看,
中国移动已经实现全国346个主要城市城区NB-IoT连续覆盖,并将在2020年进一步加强NB网络覆盖;
中国电信已经全网建设40万个NB-IoT基站;
中国联通已经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开通NB-IoT试商用,全国已经有300多个城市具备快速接入物联网的能力。
在芯片方面,随着需求规模增长,NB-IoT芯片模组价格不断降低,已与2G价格持平,2020年还会持续下探。回顾可知,NB-IoT模组价格超出预期地持续下降,从2017年实现100万片出货时的单价70元,发展到1000万出货量时的35元,再到如今破亿连接时的20元左右,甚至20元以下。
NB-IoT芯片及模组价格的不断拉低,为整个NB-IoT提供了发展的活力,反过来促进了芯片企业的创新热情。
如华为、RDA、MTK等龙头企业都有新规划的芯片发布,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内初创企业比如移芯、芯翼等的NB芯片也将规模上量。移远、利尔达、广和通等模组企业也将进一步加大在NB领域的投入,整个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整体看,NB-IoT连接数破亿,增强了产业链各环节发展NB-IoT的信心,促进物联网产业全面向NB-IoT转型。在此,我们号召各界加快产业向NB-IoT升级转型,搭乘NB-IoT的历史巨轮,驶向万物互联的美好未来,也实现企业和个人自身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