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能否让我们冷思考

作者:刘启诚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20.02.12 13:11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岁末年初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几万人感染、几百人死亡,更多人生活在恐慌之中;工厂停工,百业萧条,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全社会上上下下都在决定贯彻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精神,竭尽全力阻止疫情的蔓延。谁也没有料到,21世纪20年代竟然在一场危机中开始。打赢这场战“疫”问题不大,中国有这个能力和信心,但这场疫情的发生和在阻击疫情中获得的经验,值得中国上上下下认真总结和思考。别的领域我们是外行,不好评说,但对于信息通信行业,这次战“疫”,就值得好好总结。

首先,在这次战“疫”中,中国的信息通信行业交出了一份让人民和政府满意的答卷,中国的信息通信行业是一支可以“召之即来,来即能战,战必胜利”的队伍。从国家发布抗“疫”命令以来,从火神山、雷神山等医院的建设到各地防疫工作支撑,信息通信行业上上下下积极行动,利用5G、AI、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发挥信息通信技术的强大优势,构筑抗疫“防火墙”。可以说,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信息通信行业发挥了大作用。当然,在每次大的灾难、救援发生时,信息通信业都是冲锋在第一线。因为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又是抗灾救灾的关键。所以,保障信息通信的安全畅通,是信息通信行业的使命。

其次,这次抗“疫”,也成为检验5G等新技术、新应用的新战场。虽然我们不希望有这样的战“疫”,但是既然疫情来了,我们就要让5G、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好好为人类服务,救国于水火、解民于倒悬。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5G在医疗、新媒体、远程教育等领域初显身手,在支持医学影像数据的高速传输与共享、新闻高清视频直播、远程视频教学等业务方面,发挥了重要能力。许多专家都认为,此次疫情让5G成为刚需,许多基于5G的医疗解决方案得到了实践检验,在疫情防控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进一步加大。所以,化“危”为“机”,我们要把不利的转化为有利的。当然,对于运营商、设备厂商以及许多围绕5G开发应用的企业,后续的考验和挑战还有很多。我们在这次战“疫”中要真刀真枪地检验我们的方案是不是可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疫情起到了短期催化作用,加速了5G医疗的落地应用,但从长远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加快5G在生活、生产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广泛应用。

最后,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应用被炒得火热,中国也是这些新技术试验的最大市场,政府、企业和资本都非常热衷于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许多地方“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XX”喊得很响,现在疫情严重,到了该检验的时候了。在此次疫情中,云服务开始发挥效用,无论是“火神山”医院核心业务系统全面上云,还是云视频会议的及时沟通和在线教育的普及,都让云服务成为疫情防控和指挥的高效工具。大数据技术也为政府在精准防疫和决策支持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但回望此次疫情防控的信息化举措,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多教训。许多城市的“智慧化水平”在此次疫情中表现不合格。比如湖北的许多城市就交出了不合格的答卷。武汉作为中国科技部批准的“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之一,自2010年起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按照《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案,到2020年,武汉将在文化、教育、医疗、环保、水务等15个领域实现智慧化。但现实是,作为疫情重灾区的武汉,智慧城市平台发挥的作用似乎并不大。武汉如此,遑论黄冈、咸宁这样的地级市。我们可以将这些问题归结于智慧城市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技术能力、标准框架、顶层设计不成熟,但疫情过后,能否改变这种重建设而轻应用,数据“聚而不通、通而不用”的问题,能不能改变这种华而不实,追求“高科技”噱头的作风呢?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