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5G远程医疗方案助力湖北抗击疫情

责任编辑:孟月 2020.05.16 12:4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0年伊始,“新基建”成为“热词”得到广泛关注。从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积极响应;从企业主动投资,到资本市场热捧……“新基建”正式站上风口。在“新基建”所涉及的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中,5G成为“新基建”部署的核心,担当起振兴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创新的重任。

5G+医疗助力科技抗疫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普及,5G与各行各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医疗更是走在行业应用的前列。事实上,近两年国内已经在5G智慧医疗的探索上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我国医师数量过度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山区医师数量十分有限。

2018年,我国每千人口医师数为2.59人,其中,农村每千人口医师数为1.8人,仅为城市的45%。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速增长、医疗资源供需严重失衡以及地域分配不均等问题,造就了对5G智慧医疗的巨大需求;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大、产业组合丰富、人才储备充分等特点,又给5G智慧医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2016年就启动了在5G+医疗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华为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基于华为5G室内解决方案,已经构建了上百家5G+医疗的示范点,诸如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远程超声、远程培训的医疗业务已经可以落地商用。

在刚刚接近尾声的这场“疫情阻击战”中,5G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包括高清视频、5G+远程会诊、远程诊断、5G+热成像等应用。华为助力运营商和合作伙伴,通过5G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打造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医疗服务体系,助力科技抗疫。在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中,数亿遍及全国的“云监工”通过5G网络共同见证了中国奇迹。为充分利用大城市、大医院专家资源,5G+远程会诊系统在全国各地很多医院落地,专家可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CT与B超,更好的提升的救治效率。同时,在火车站、机场、地铁等公共交通、人群密集区域,采用5G+热成像技术,快速完成大量人员的测温及体温监控,识别出温度异常的个体,同时将数据准确快速实时回传,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此外,为最大限度减少人与人接触,保障医护人员安全,5G无人车也得到了应用,替代人工实现消毒喷洒、医护检测、配送运输,还可以自动识别人脸探测体温,并具备广播功能,进行防疫提示。

图片.png

5G智慧医疗三大应用场景

5G智慧医疗的发展尚处在探索阶段,但在此次战疫中已经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它的价值和趋势,远程诊断、远程操控、医疗机器人三大类应用场景将会迎来深度发展。

1589860221212058234.png

远程诊断与急救应用场景:4K/8K超高清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急救、远程心理咨询等远程诊断与指导类应用。此类业务场景基于海量音视频数据的移动化传输完成,5G的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以远程会诊为例,远端医疗专家通过低时延的超高清视频实时指导基层医生对患者开展检查和诊断,这就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分级诊疗落地,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局面。2019年,5G远程会诊应用已完成业务验证,并在全国多地投入使用。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武汉协和医院、火神山医院第一时间就开通了5G远程会诊平台。借助华为云WeLink,北京朝阳医院与武汉首次进行了远程病例讨论,通过远程会诊平台与火神山医院的一线医务人员一同对病患进行远程会诊。

之后,华为陆续支持重庆、浙江、福州、辽宁、广东、河南、山西、贵州、广西、海南等地的上线5G远程会诊平台。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病例诊断、救治的效率与效果,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线医护人员调配紧张、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同时,也可减少外地医疗专家往返疫区的感染风险。

远程操控类应用场景:远程检查、远程手术等可靠的远程操控类医疗服务。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远程检查、远程手术等新型远程操控类业务有助于提升集成医疗机构诊疗水平。远程操控类医疗业务对时延和安全性均有极高的要求。5G网络的的低时延、高可靠特性可以有效保障业务的实时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2019年,华为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在5G网络下进行了一例远程帕金森患者脑部植入起博器的手术,患者在北京,医生专家在海南,两地直线距离接近3000千米。

今年2月在武汉,浙江省人民医院远程超声波医学中心的专家,利用5G技术,通过手柄远程控制黄陂体育馆方舱医院的超声机器人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运用5G远程诊疗技术为新冠患者实施救治。

医疗机器人类应用场景:医疗物资运输、自动消毒测温

运用5G广联接的特性,院内各类自动机器人设备连接入网,可以进行医疗物资无人运输,对医院进行监控与管理,进而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使用率,同时提升医院管理效能。

本次武汉战疫中,在方舱医院、协和医院,大量采用了5G医疗物资无人运输车、5G杀毒机器人、5G红外扫描机器人等,大幅降低人员感染风险,提升医疗资源运输以及医护工作效率。

未来5G、云、人工智能、物联网、AR/VR等多种技术融合创新,终端、网络、平台、应用各个层面加强跨行业、跨专业协作。智慧医疗也将迎来更系统、更全面地发展。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