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催生新机遇 5G利刃出鞘,融入千行百业

作者:梅雅鑫 责任编辑:刘婷宜 2020.06.22 14:4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从人与人的连接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5G作为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以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加速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

2020年是5G规模商用元年,尽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各行业发展的节奏,但快速成长的5G不仅为抗疫做出重要贡献,还为5G应用规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被国家和业界频频提及,5G也将乘风“新基建”,迎来新机遇,驶向行业新“蓝海”。

乘风“新基建”,5G迎来新机遇

当前,以5G等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成为经济发展政策中的高频词。在现有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中,“新基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局调度,通过供需关系来指导生产、运送和消费,提高已有生产要素和流转网络的效率;二是推动关键技术发展,如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关键技术的发展。

国内5G建设正如火如荼:截至2020年6月,中国移动已建设超过14万个5G基站,共服务50个城市,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是采取共同建设模式,目前已开通14万个5G基站。

在中国联通核心网首席架构师王常玲看来,随着5G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5G领域的产业格局也在发生变化:5G产业链条非常广,含零部件、主设备、运营商和应用等环节。整体而言,5G上游射频、天线、PCB等零部件,以及中游无线基站、光通信设备、核心网等主设备、系统集成与服务行业率先受益。而随着网络部署的持续完善,如4K/8K超高清视频、VR/AR、无人机/车/船、机器人等各行业的垂直应用相关产业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5G设备产业持续发展。

对于“新基建”将为5G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王常玲表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5G技术的发展将会给国内芯片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全球芯片的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内芯片的核心技术尚处于追赶阶段。在5G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5G基站会用到的基带、FPGA、光通信等一系列芯片,将会给国内的芯片行业带来大量新的需求订单,助推国产芯片进入新的赛道。

另一方面,5G行业投资规模将会持续扩大。无论是光纤光缆、天线、储蓄电池、光模块、射频滤波器等5G所需的设备,还是核心网、传输网、无线网等网络管道,以及5G在基建、农业、金融、零售、公共安全、公用事业、交通、传媒和游戏等垂直应用场景的投资规模都会有所提升,会同步带动“云大物AI”领域的发展。

疫情“兵临城下”5G应用利刃出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5G融合应用展现得“淋漓尽致”,事实证明,应对如此大的危机,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利刃出鞘”,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运营商很快搭建了5G基站,并且与央视一起合作提供云监工的应用场景;5G网络远程会诊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及各方舱医院得到应用,医生可以在远程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5G机器人可以为患者做护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5G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信息通信技术正助力抗击疫情和恢复生产两不误。另外5G还可以用到人体测温系统,把人体测温的一些数据很快地传输到平台上,用大数据即时进行分析。

随着疫情防控趋于稳定,在恢复经济增长驱动下,有分析认为,5G可以作为逆周期调控的重要工具。在5G新型基础设施驱动下,传统行业和传统基础设施也会向智能化加速转型。

5G是通信行业的重点,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5G领域疫情后的机遇,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高级顾问王建宙认为是“爆发”。他表示在疫情以后,5G的网络规模、用户规模和5G的应用将会爆发。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有了5G网络和5G手机,真正要发挥作用的即是5G应用了。王建宙表示他比较看好这些5G应用:一是智能控制,包括远程驾驶、联网机器人等,智能控制充分体现了5G的高可靠、低时延、高速率的特性;二是智慧物流,智能物流充分发挥了5G海量的优势;三是安防系统,安防系统当中需要大量的视频传输,5G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四是远程医疗。

总之,整个5 G 商用已进入加速阶段,疫情带来的“危”与“新基建”带来的“机”都将推动5G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5G必将以新的姿态加速融入千行百业、服务大众。

加快5G融合创新,共创5G新生态

作为新基建的核心引领技术,5G最大的挑战在于跟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因此,下一步,在加快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合的同时,还要深入挖掘5G与行业融合的应用需求。

对于如何加速5G与重点行业的融合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降低5G行业应用门槛,推动行业网络部署。开展5G与行业应用匹配性研究,加速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落地;加快5G行业通用芯片、模组及新型终端等的研发、工程化攻关及产业化;组织开展5G行业虚拟专网研究和试点,打通标准、技术、应用、部署等关键环节,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的5G网络架构、网络运营及运维指标体系等,降低行业5G网络部署成本,促进应用落地。

二是提升5G应用创新能力,加速应用生态构建。推动5G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协同创新,与车联网、VR/AR、高清视频等产业协同发展;以5G应用征集大赛为契机培育5G应用优秀案例,孵化创新企业,汇集应用需求、研发、集成、资本等各方资源,扩大多方联动效应;以联合创新中心、试验基地、孵化平台等为载体,疏通5G应用行业需求、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与落地推广等环节关键堵点,构建5G应用良好生态环境。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应用标准制定。以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围绕工业、医疗、车联网等重点领域,加强数字化转型中出现的新业务、新业态、新模式的政策研究,推动5G网络与应用纳入交通、能源等重点行业规划;加快融合应用的标准化工作,推动信息通信标准组织与行业组织合作开展5G融合应用标准制定,完善相关安全标准,对重点标准同步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实体经济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逐步深化,互联网所承载的设备规模和服务规模随之加大,同时对网络通信的延时、安全可靠、服务等级划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这种网络业务新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表示,“尽力而为”的传统网络架构逐渐僵化,难以支撑实体经济等新互联网业态对网络的多样化需求,亟需引入“说到做到”的差异性SLA(服务等级协议)和可承诺的确定性网络,逐渐渗透各行各业,并不断重构数字经济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推进“新基建”的建设,为构建“数字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由通信世界全媒体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