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重拳整治骚扰电话 “谢绝来电”平台成焦点

作者:梅雅鑫 责任编辑:田小梦 2020.09.02 16:15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8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结合前期实践经验,对《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1号)进行修订,就《通信短信息和语音呼叫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任何组织或个人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或者用户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商业性电话。用户未明确同意的,视为拒绝。用户同意后又明确表示拒绝接收的,应当停止。

《征求意见稿》的下发引发了广大用户和行业专家的热议,有电信专家指出,《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工信部充分尊重用户需求、维护用户权益,以及对整治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的决心。也有专家指出,管理规定此前也出台过,但是在落地的过程中遇到了管理对象过于单一、商家绕过限制措施、处罚案例不多等问题。要想根治商家企业对用户的骚扰,还得要全链条治理,尤其是要重点惩治骚扰行动的服务提供方和受益方。

重拳出击,严惩违规企业

2020年6月,工信部印发《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明确了呼叫中心不允许提供商业营销类电话呼出服务。《通知》要求各地通信管理局、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呼叫中心业务经营者加强准入、码号、接入、经营行为管理,从讲政治的高度,坚决落实骚扰电话治理相关要求,有效遏制呼叫中心拨打骚扰电话扰民问题;同时提出组织自查整改、强化信用约束、加强监督管理等工作要求。

此前,对于“精准轰炸”的骚扰电话,并没有处罚依据。监管部门一般对骚扰电话服务提供商采取通报、约谈等非处罚的治理手段,收效甚微,其根源在于利用电话进行推销或诈骗的成本较低,收益较高,风险较小。甚至围绕骚扰电话,催生了职业化、团伙化的电话骚扰团队,和监管部门玩起了“猫鼠游戏”,致使骚扰电话屡禁不止,成为顽疾。

只有从处罚的力度上提高违规企业的违规成本,才能有效打击违规企业的嚣张气焰。从《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到,违规的处罚措施比现行有效的法规严格不少。《征求意见稿》规定,违反相关条款的短信息服务提供者、语音呼叫服务提供者将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情节恶劣的,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回收相应码号资源。其中,“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并回收相应码号资源”在此前法规中并未提及,扩大了违法者可能面对的处罚后果。

对此,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也表示,如果能够针对一些典型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做出大额罚款或者更大力度的惩罚,对于规范服务提供平台和商家行为将会起到更大作用。通信行业专家金峰则表示,监管部门应秉持底线管理模式:第一,涉嫌违规、犯罪的企业管起来;第二,群众举报的企业管起来。

骚扰电话判定难,“谢绝来电”出奇招

如何判定用户接收的短信、电话属于骚扰信息是整治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的一大难题。

由于骚扰电话的判定依据比垃圾短信难,垃圾短信的文字信息可以留作证据,但是用户接到电话往往不会录音,运营商也不会监测通话内容,所以很难留证。因此,主要依据用户主观意识判定接到的电话是否为骚扰电话,尽管运营商会通过大数据,根据号码接入频次、行为特征等来判断骚扰电话,但没有量化的标准就可能出现误判。

从《征求意见稿》中不难看出,对于骚扰电话的判定一般有3个条件:一是没有经过用户同意;二是给用户发送的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的商业性电话;三是用户感到骚扰,明确谢绝来电。只要符合以上条件,基本就可以判定为骚扰电话。

SA无线通信领域专家杨光也认为:“《征求意见稿》中的规定更细致,赋予消费者更多的知情、拒绝的权力,对消费者而言,保护的力度加大了。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对于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电信网络只是通道,根本的治理还需从源头入手,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方面,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建立预警监测、大数据研判等机制,通过合同约定和技术手段等措施,防范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发送的商业性短信息或拨打的商业性电话。另一方面,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者发现任何组织或个人违反本规定发送短信息或拨打电话的,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制止其行为。

此外,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工信部提到,将组织建立全国统一的“谢绝来电”平台,引导相关组织或个人尊重用户意愿规范拨打商业性电话。“谢绝来电”平台可以有效解决用户判别难的问题。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依托“谢绝来电”平台提供“谢绝来电”服务,采取便捷有效的方式登记用户关于商业性电话的接收意愿,并依据用户意愿和双方协议约定提供防侵扰服务。

准确投诉,规范号码标记服务行业

防不胜防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是否真的将迎来“末日”?这需要广大用户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针对当前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等问题,绝大部分民众都表示深恶痛绝,最新管理规定的落地有望解决这一现实痛点,遏制无良商家的恶劣推销。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提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以下简称12321受理中心)受理用户关于短信息服务或语音呼叫服务投诉。用户认为其受到商业性短信息或商业性电话侵扰,或者收到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性内容的短信息或电话的,可向12321受理中心进行投诉。对于信息完整、准确的投诉,12321受理中心应当在接到投诉3个工作日内转送相关企业核查处理。相关企业经核实后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12321受理中心反馈处置结果。12321受理中心收到处置结果后3个工作日内向用户反馈处理结果。

除此之外,规范号码标记服务行业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用户远离不良信息的困扰。早在2017年5月8日,由中国信通院联合24家单位牵头的码号服务推进组成立,旨在搭建跨行业码号资源产学研用交流、研讨、创新的平台,针对跨行业码号资源的规范使用、数据共享、应用创新、趋势发展等问题开展研究,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工作,助力电信运营商与非电信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模式。据了解,2019年1月,“号码标记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号码标记服务平台”面向个人、企业码号使用者提供一站式的号码标记查询、误标记处理等服务,支持自动、集中、快速解决号码误标记问题,有效促进标记服务水平和标记数据准确性的提升。

“现在手机一般都有一些标记提醒,也能基本识别出是否是营销骚扰,今年以来感觉骚扰电话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孟然表示,“规范号码标记目前已经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立项开展标准指定工作,预计将在今年内完成编制工作。”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