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获国际授权,维护工业互联网标识专属国际数据标识符

责任编辑:朱文凤 2021.01.29 07:57 来源:中国信通院CAICT

2021年1月18日,国际组织数据标识符管理委员会(Data Identifier Maintenance Committee, DIMC)正式批准工业互联网标识专属国际数据标识符(DI) “15N”并授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负责管理和维护,官方定义为:“‘15N’代表工业互联网标识,由中国信通院控制并维护,用于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DIMC是数据标识符列表的全球唯一管理机构,目前委员会由美国、欧洲、中国等国家或地区专家构成。此次“15N”的批复是DIMC首次授予中国单位DI管理权限,体现出国际标识产业界对于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认可,同时对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国际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DI是由DIMC负责维护的一套在国际供应链中广泛应用的数据结构体系,并由ISO/IEC 15418引入到ISO/IEC标准层面。ISO/IEC 15418标准定义两个数据结构体系,分别为:应用标识符(Application Identifier,AI),主要用于GS1系统;以及数据标识符(Data Identifier,DI),目前用于国际健康产业商务通信编码(HIBC)、欧洲医疗产品编码(PPN,由国际组织IFA维护)等多个国际重要标识体系,在国际供应链产业认可度很高。此次中国信通院获批的N序列DI为行业综合界定符,目前已批准的包括美国国防部编码(6N)、欧洲药品编码(9N)等多个标识体系,如(9N)11 1234567842,其中“11”代表注册机构代码,“1234567842” 代表注册产品编码,此数据结构均由DI“9N”定义。

德国Eurodata Council CEO Heinrich Oehlmann表示:“恭喜中国信通院成为第一个成功获批DI的中国机构,希望未来15N能在工业互联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次获批后,中国信通院将结合2020年授权的国际发码机构代码VAA,研究基于ISO/IEC 15459、ISO/IEC 15418等国际标准的融合编码,明确“15N”与VAA的结合方案,组成“界定符+唯一编码”的唯一标识数据结构,同时发挥“15N”允许采用“*”、“/”、“!”、“(”、“)”、“.”、“-”、“+”等特殊字符的扩展性强的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在更多行业、更多场景的应用。同时,工业互联网标识专属国际数据标识符的获取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在全球的推广和使用。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