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3月19日,中国移动发布“联创+”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与合作伙伴联合研发合作能力图谱,构建重要研发合作伙伴库、研发合作伙伴参考库,启动“联合研发、能力合作两种研发合作新模式”等多项行动,帮助中国移动建立起“双循环”研发生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更好地融入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局。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联合多家新闻媒体启动了“移动强创新 5G助增长”区域行专题宣传活动。
近日,记者参加了中国移动主办的“移动强创新5G助增长”区域行活动,参观体验了雄安新区5G融合发展,“联创﹢”研发合作成果。
4年铺就信息“高速路”,5G信号连续覆盖
时隔几年,记者再次来到雄安新区,惊讶于其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栋高楼拔地而起,各类工程车、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不断穿行,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感受到雄安新区的朝气与活力。
除旧布新,不可避免的遇到诸多挑战,对于通信保障也不例外。记者跟随到容东片区实地走访,间或能看到一些林立的通信塔,然而记者却被告知“这些基站后续大部分都将被移除。”原来,雄安新区建设一直践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划统筹中就已经兼顾环境美观,推行“无塔”化,未来基站将有多个“化身”,融入到环境中。
据记者了解,在容东安置区高速建设时期,原有的通信设施已经被全部拆除,大规模建设工人入住,通信需求爆炸性增长。在资源有限、建设难度大的条件下,中国移动创新引入立体组网、灵活组网、与集客共传输、CPE联合组网、微站管廊覆盖、无人机扫频等多种手段解决覆盖、容量、干扰问题。截至目前,容东片区累计开通4G/5G小区561个,业务量较施工初期增长8倍,解决用户使用问题达1000件以上。
容东片区的通信保障只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范例。其实,为贯彻雄安新区“数字化、智慧化”高标准城市建设理念,中国移动高度重视雄安新区5G网络部署,自2017年首个5G试验站开通以来,已累计在雄安开通约500个5G基站,实现三县城、京雄高铁、市民服务中心、白洋淀景区、荣乌高速等重点场景的连续覆盖,乡镇及高业务量农村的重点覆盖,打造京雄高铁沿线及车站5G全覆盖的精品网络,5G业务快速发展,有效缓解4G网络容量压力,提升用户上网感知。
“2021年中国移动将继续推进新区5G网络部署工作,重点完成容东片区安置房5G室内外全覆盖,按照‘无塔城市、与建筑充分融合’的规划要求,引入天馈美化技术,采用立体组网模式,与安置房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同时,完成容西、绿博园等建设区域5G网络覆盖,助力新区‘新基建’。”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5G行业应用落地开花
网络建得好不是目的,更为关键的是要应用得好。在应用方面,可以说,中国移动已经先行一步:中国移动河北公司在2020年12月率先完成雄安新区5G面向商业的端到端网络搭建,为新区5G垂直行业应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政务等应用奠定基础。同时中国移动携手行业伙伴,积极落地5G自动驾驶、5G无人机+VR直播、5G智慧工地等10多项5G应用,助力新区开展5G业务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研究与项目落地。
以自动驾驶为例,中国移动面向自动驾驶行业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可以归为“315”,构建3张网络,即5G蜂窝网、高精定位网、车路协同网;打造1个核心平台,即智慧交通平台;突破5类应用场量,即智能网联示范区、智慧高速,汽车测试场、智慧公交、网联无人车。
2017年9月,中国移动就开始在雄安新区部署远程自动驾驶项目。2018年3月24日,中国移动联合长城汽车、华为完成雄安新区首次基于5G的自动远程驾驶启动及行驶测试,实现了通过5G网络远程控制20公里以外的车辆完成启动加速、减速、转向等操作,网络时延保持在10ms以内,仅为4G的1/10。车辆模拟操控舱连接到5G核心网,下发操控指令,通过传送网及5G无线网络将转向、加速等指令传输给远程车辆侧的5G终端,车内的模块接收信号并指挥车辆完成相应动作。远程自动驾驶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尤其在恶劣环境和危险区域如无人区、矿区、垃圾运送区等区域,将极大提升工作效率。
华能携手中国移动打造华能雄安智慧微网系统平台,通过5G技术,解决综合能源冷热电水供应子系统设备进行接入及无线数据采集,企业布线复杂和成本高等痛点问题。
据了解,华能携手中国移动以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其它前沿信息通信技术为纽带,基于5G技术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传输特性以及高安全和高稳定性,通过5G工业网关及5G CPE方式使5G网络从厂区级深入为设备级,对华能雄安公司综合能源冷热电水供应子系统设备进行接入及无线数据采集,降低企业布线复杂和成本高等痛点,具备超密集数据的同时传输能力;通过云平台方式在云端完成数据汇聚、共享和监控,满足区域范围内各类型用户多样化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清洁利用;打破各子系统间的“数据孤岛”,为后续大数据建模分析和调度夯实基础,形成一个整体性的业务数据模型,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
中国移动高度重视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工作,新区设立伊始便成立由集团公司董事长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主动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移动将充分发挥在通信、互联网等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聚焦四大重点合作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设“智能、泛在、安全、高速”的国际一流信息通信网络;在数字城市建设方面,全力打造精品数字化应用,助力新区城市治理全领域数字化转型;在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坚持创新引领,为新区加快培育软实力、注入持久新动能;在高新产业发展方面,坚持开放共享,助力新区成为高新产业聚集地。
4年来,中国移动不断加强人才队伍投入及建设,目前雄安新区常驻员工有600多人,预计到2025年常驻人数将突破3000人;中国移动先后成立河北移动雄安分公司、雄安产业研究院和5G基金管理公司等多家驻地机构,设立5G新型智慧城市实训基地、物联网芯片设计研发基地、创新人才培训基地等三大研发基地;期间中国移动有超1500位专家支撑新区规划建设,协助出台《雄安新区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标准》《雄安新区智慧工地建设导责》智能小镇总体规划等,积极推动服务雄安新区重点项目落地,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