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李春宇:工业PON+5G“双千兆”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程琳琳 责任编辑:程琳琳 2021.05.28 16:01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5月17日,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以“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得到了众多行业专家以及ICT业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在大会同期举行的“千兆光网产业发展会议”上,中国电信工业行业事业部二部副总裁李春宇受邀参加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在充满挑战的时代加速数字化转型”,对于工业企业而言,其面临能耗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环境等数字化转型需求。李春宇表示,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中国电信发挥“双千兆”网络、云资源的优势,结合平台能力,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工业企业,双千兆助力工业企业迎接数字化挑战。

李春宇.jpg

双千兆助力工业企业迎接数字化挑战

千兆光网是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深入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公等应用快速发展,各领域对网络的依赖不断增强,夯实网络基础设施成为各国共识。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两翼”和“双轮”,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在拉动有效投资、促进信息消费和助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电信响应国家“网络强国”发展战略,践行“网是基础”“云为关键”赋能千行百业。中国电信工业行业事业部聚焦钢铁、电力、化工、水泥、医药、电子、汽车、烟草、军工、轮胎、纺织、玻璃等重点行业,面向这些细分领域,通过“双千兆”和行业需求与场景应用融合,加大改革的力度,推进改革成果。

“中国电信应对‘双千兆’和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除了重视5G网络和千兆光网的建设之外,也特别重视云计算业务的推进,成立了中国电信天翼云科技公司,加大了改革力度,在云计算、AI、大数据和企业上云方面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李春宇讲道。通过“双千兆”和中国电信的云网一体化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支撑赋能千行百业,如智能工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应用。

工业PON广泛用于企业内网建设与改造

传统工业企业面临新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传统的工厂内网络呈现“两层、三级”架构。“两层”是指“IT网络”和“OT网络”两层技术异构的网络;“三级”是指根据目前工厂管理层级的划分,网络被分为“现场级”、“车间级”、“工厂级”三个层次,长期以来,每层之间的网络配置和管理策略相互独立。

中国电信联合相关合作伙伴一起在工业企业提出工业PON的概念,得到了工信部以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工业PON具有五大特点:一是简单、高效、便捷,能够通过网络结构扁平化集中配置和管理;二是高性能、高可靠、远距离的网络性能;三是切片管理。四是运维智慧便捷,五是可扩展。“工业PON解决方案”可用于企业内网建设和改造,采用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实现对工厂内各种设备运行数据、生产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由于网络架构更加扁平,网络性能更加稳定,网络运维更加便捷,被工信部纳入工厂内网改造的主流方案。目前该方案已被广泛采用于大型机械设备制造、建材制造、电器制造等行业。

工业PON包含多项关键技术,如低时延技术、数据安全机制、网络切片能力、边缘计算能力、开放平台技术,与LAN网络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可靠性,99.999%网络稳定性,工业级PON设备;安全性,加密算法,切片隔离,安全保护;满足工业需求,多协议数据互联互通,超低时延、大带宽,自运维,适用于工业特殊环境,与OT边缘计算融合。工业PON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主要应用在工业生产网络中的车间级网络位置,也可应用在工厂级网络的企业办公网中,用于承载企业的管理信息数据,并按需将数据上传至网络骨干节点。

“中国电信针对工业PON+数采实现数据可视。针对现有工业领域数据类型多、协议不互通的现状实现了设备数据互通、可视化,解决了数据采集和协议转化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李春宇讲道。工业PON网关实现了设备的数据采集和高速传输,实现数据中心和设备的直连;工业PON网关集成数采协议转换能力,实现从设备侧数据互通;克服了现场焊接机等高辐射设备对信息传输的干扰;建立产品不良率预警管理,产品不良率下降3%;建立设备运行管理,设备使用效率提升5%。

一张网满足工业企业多样化需求

面向无线通信,中国电信首发5G SA网络,其中5G虚拟专网提供更好的无线网络服务。基于切片、MEC等新技术,实现公网专网、多场景的“一张网”,能够满足高性价比、高性能、高安全需求。采用授权频谱,相对Wi-Fi等开放频谱无线技术,抗干扰强、安全有保障。企业可向运营商租用网络及运维服务,商业模式更灵活,相对企业投资自建专网方式,综合成本低。

中国电信5G定制网以云网安为底座,为企业按需定制,提供“网定制、边智能、云协同、X随选”融合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目标是为行业客户打造一体化定制融合服务。以“致远、比邻、如翼”三类服务模式为基础服务不同行业客户,实现“云网一体、按需定制”。5G定制网建构在电信“2+4+31+X+O”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之上,为客户提供云网边端一体化安全能力。

比邻模式典型案例

中国电信携手广东美的打造智慧工厂。美的向个性化生产、柔性化制造转型方向明确,但当前业务面临较多问题。一是物流效率:Wi-Fi干扰严重,影响AGV物流效率;不支持定位。二是柔性化:产线工人多、人力成本高;PLC KUKA机器人有线调整困难。三是无线化:扫码端、MES看板有线维护麻烦,使用范围有限、常被干扰。四是质量检测:每个AI质检点位均需部署一台专用PC或服务器,成本较高。五是设备运维:设备故障,厂家无法快速现场解决;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六是安全监控:有线监控布线成本高、周期长;监控点调整需重新布放。

中国电信基于5G+MEC支撑美的智慧工厂应用场景,实现了5G扫码枪管理、5G生产MES看板、5G园区安全监控、5G背负式AGV应用、5G机器视觉质检、5G产线设备AR点检、5G数据采集管理、5G生产巡检机器人。基于此应用场景,美的与电信联合申报获工信部工业互联网支持,得到了广东5G工业互联网标杆,省政府及工信厅关注。美的、电信、华为战略合作及联合创新中心2019年发布“5G智慧工厂网络及应用白皮书”,2020年发布“云化PLC创新应用”。

如翼模式典型案例

中国电信携手青岛电网打造智能电网。“三型两网”推进5G全联接需求,三型指的是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两网指的是坚强能源互联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当前配电点多面广,难以光纤全覆盖,希望实现泛在、安全的5G全连接,对时延、可靠性等要求苛刻,4G、Wi-Fi方式均无法满足,5G在电网应用优势明显。

该智慧电网项目打造4个示范区、30+5G基站、2套MEC,提供5G定制网络服务,实现了多个业务上线,如智能分布式FA(馈电自动化)、差动保护、配网态势感知、高清视频监控、智能削峰填谷。在纵差(差动)保护方面,实现DTU间时延均值<8.5ms,200ms内切除故障。在分布式FA方面,实现STU间时延平均13ms,无需通过主站,100ms故障隔离。该项目还实现了配电由集中式转变为智能分布式,停电由分钟级到毫秒级,通过5G+AI使能代替人工模式,同时基于负荷预测提前动作,规避停电风险。

作为电力首个5G商用智能电网项目,验证了5G时延、切片等能力,入选GSMA案例、绽放杯二等奖。

 

工业PON5G打造“双干兆工厂”

宁波某石化设备制造企业在宁波有两个厂区,新厂区已经部署了MES系统,部分移动设备采用4G网络连接,信息化水平相比老厂区高一些,新厂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比老厂区高,因此客户提出对老厂区进行工厂内网改造,部署MES系统,让生产设备联网,迁移机房,优化工厂网络规划布局,探索和实施新型网络技术提升老厂区网络基础能力。

中国电信以工业PON满足有线设备接入需求,采用5G专网承载无线接入设备需求,打造高质量工厂内网,顺利实现5G工业应用。项目取得了重要的商业价值,相比原本采用企业专线和园区自组网的方式,用网成本降低35%,网络性能(带宽、时延)较之前均有大幅提升,网络故障率降低15%。中国电信通过部署工业PON+5G的“双千兆”光网,将扁平、灵活、可扩展的新型网络能力提供给客户,实现业务发展的可复制性。

最后,李春宇表示,在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改数转战略,加快推动5G建设发展和深入应用背景下,工业领域业务创新发展,将进一步趁势政企改革,加大行业深度融合;并愿与社会各界携手,通过“双千兆”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