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产能趋势:未来几年,国外内存制造商和本地IC制造商将向中国提供大量晶圆产能

作者:朱文凤 责任编辑:朱文凤 2021.07.14 14:1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IC Insights的《2021-2025年全球晶圆产能报告》按地理区域(或国家)列出了全球每月晶圆装机容量。图1显示了截至2020年12月各地区的装机容量。


0713Fig01.png

图1

图中每个地区的数字都是该地区工厂的每月总装机容量,而不管拥有工厂的公司的总部位于何处。例如,韩国三星在美国安装的晶圆产能计入北美总产能,而不计入韩国总产能。ROW“地区”主要包括新加坡、以色列和马来西亚,但也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2021-2025 年全球晶圆产能报告》中关于各地区 IC 产能趋势的一些观察结果包括:

• 截至2020 年12 月,台湾占据全球晶圆产能的21.4% 领先全球。排在第二位的是韩国,占全球晶圆产能的 20.4%。台湾是 200 mm晶圆的产能领先者。在300 mm晶圆方面,韩国位居前列,台湾紧随其后。三星和 SK 海力士继续积极扩大其在韩国的工厂,以支持其大批量 DRAM 和 NAND 闪存业务。

• 台湾在2011年超过日本之后,在2015年超过韩国,成为最大的晶圆产能持有者。预计到2025年,台湾仍将是最大的晶圆产能地区。预计2020年至2025年,台湾每月晶圆厂产能将增加近140万片(相当于200 mm)。

• 到2020年底,中国的产能占世界的15.3%,几乎与日本持平。预计中国的装机容量将在2021年超过日本。2010年中国晶圆产能首次超过欧洲,2016年首次超过世界其他地区产能,2019年首次超过北美产能。

• 据预测,2020年至2025年,中国将是唯一一个产能份额提高1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的地区。尽管人们对中国新型LED DRAM和NAND晶圆厂的推出预期有所减弱,但未来几年,总部设在其他国家的内存制造商和本地IC制造商也将向中国提供大量晶圆产能。

• 在预测期内,北美的产能份额预计将下降,因为该地区的大型无晶圆厂供应商行业继续依赖代工厂,主要是台湾的代工厂。预计欧洲的产能份额也将继续缓慢萎缩。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