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重磅发布“基于5G和AI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技术攻关成果

责任编辑:朱文凤 2021.12.09 18:15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2月7日,中国联通科技创新部副总经理王志军在2021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基于5G和AI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技术攻关的系列成果。

中国联通重磅发布“基于5G和AI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技术攻关成果112.png

自2019年以来,中国联通围绕5G专网能力、边缘协同计算、安全可信终端、共性能力聚合、能力开放服务、泛在场景运营等六大类关键问题,开展“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顶层架构设计,组织以联通智网创新中心、联通智网科技为主的内部研发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目前重点打造了“1张智能融合网络、1个共性服务平台、2种车路智能终端、N类协同服务场景”等产品和解决方案。

1张智能融合网络中国联通依托5G行业专网具有的“低时延、高可靠、强算力”能力,实现5G+C-V2X的融合组网,通过网络切片技术为车路协同应用提供高可靠通信服务,车辆到边缘计算节点访问时延低至4.53ms,自研基于MEC的边缘融合感知系统,支持算力弹性扩容。

1个共性服务平台中国联通自主研发了1套5G车路协同服务平台,支持“核心-区域-边缘”三级云化部署,形成“行业中台+应用服务”的服务模式,包括网络和业务2大引擎,6大类应用能力,60多个细分功能模块,对外提供190多个API接口,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支撑多用户、多租户的按需开通、独立管理和应用创新。

2种车路智能终端中国联通自主研发5G安全通信模组,打造面向车路协同的5G车载安全网关和5G可信RSU两款终端产品,支持5G+C-V2X双模通信和车路云一体安全认证,支持标准V2X消息播发,在业内率先融合了IPsec安全隧道技术,有效保障车云、路云通信安全。

N类协同服务场景:支持现有行业标准规定的车路协同信息服务集,并不断细化拓展,重点围绕景区、校区、BRT公交、微公交、港口、矿山、示范区等10类车路协同环境,形成行业级解决方案。

会上,中国联通重点向业界推出“5G车路协同服务平台”的两大类能力引擎,即智能网络引擎和智能业务引擎,其中智能网络引擎上线了智能运维管理、智能网络监控及融合业务功能,业内率先提供5G/V2X网络评测、仿真、预警等无线场景库平台服务;智能业务引擎基于高精地图、数字孪生技术提供全场景管理能力,实现“全连接可视、全数据可见、全事件可溯”,通过引入群体智能协同感知与计算能力,提供业界领先的全场景、全天候、全时空感知服务,面向客户侧提供设备管理、视频监控、远程驾驶接管等标准化运营工具,客户可按需进行开放能力调用及配置。

为更好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国联通将面向行业开放两大基地,一是联合国家智能商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常州打造的“5G车路协同联合测试研究中心”,开放车路协同网络新技术测试能力;二是在天津成立的中国联通“5G+车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天津),开放应用示范能力。

中国联通坚持自主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市场双轮驱动,面向行业应用场景打造“云网边端业”一体化协同服务。在智慧交通领域,依托中国联通专业化运营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科技创新成果面向全国的应用示范和商业推广。截止目前,已面向全国成功落地北京首钢园、雄安新区、天津海教园、青海园博园、山西冀东水泥等二十余个标杆项目,持续赋能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创新。

此外,中国联通还发布了“科技创新合作计划”,积极承担央企科技攻关重任,聚焦“智能车路协同”技术领域,全面参与行业标准及联盟活动,与战略合作伙伴建立联合实验室,与清华苏研院、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签署联合攻关合作备忘录,不断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共建技术创新生态,打造智能车路协同领域的国家队、主力军和排头兵。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