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月12日凌晨,有用户反映中国电信出现断网情况,波及全国多个城市。中国电信表示,1月12日00:27,由于网络设备故障,局部互联网出现拥塞,经紧急处置,已于00:51修复完毕。这并非是我国电信运营商近期内的第一次断网。从运营商角度来看,应用层面的网络中断更为平常,例如近期多地出现高峰期刷不了健康码的现象,影响了居民的出行。而大型互联网应用(如视频、短视频、微博)突然不能访问或访问速度突然变慢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
不仅我国如此,全球运营商也一样。当地时间2019年7月11日下午2点左右,澳大利亚遭遇电信故障,全国范围断网,收银机、自动取款机相继“罢工”,银行、超市纷纷“傻眼”。2020年3月17日、4月28日、6月25日,英国出现3次大面积断网事故。2021年10月25日,韩国运营商KT突然出现了网络问题,使用KT公司通信网络的用户都出现了信号中断的情况。
近几年,全球互联网宽带、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网络使用量快速攀升。以我国为例,202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1656亿GB,比上年增长35.7%。2021年下半年,我国手机用户的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为14GB左右,从2015年的0.35GB增长到2020年的10.35GB,再到2021年下半年的14GB,持续高速增长。伴随流量增长,运营商的网络压力也快速增加,虽然通过不断扩容、升级、优化等调整暂时有所缓解,但同时也使得网络的复杂性大幅提高,网络运维难度明显加大。由于种种原因,网络出现大大小小的故障几乎难以避免,互联网也远不如手机语音通话稳定。
除了正常运行的网络发生事故外,电缆被挖断、突遭恶劣天气(如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等引发的网络中断也时有出现。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网络运营环境,电信运营商应该调整思路,积极面对,可采取以下五大措施。
第一,全面布局“一盘棋”网络,打通网络堵点,形成多链路网络结构。当某条链路出现问题时,快速切换到备用网络。
第二,升级网络运维管理软件版本,增加网络可视化,提升网络的智能化程度,减少软件BUG对现有网络运行环境的影响。
第三,强化对网络设备一体化程度的评测,新设备入网更稳定,及时发现并淘汰落后设备。
第四,加强网络运行数据的动态监控力度,尽早发现异常点,在问题发生前,第一时间排除故障。
第五,加强网络运维和应急处置演练,逐步完善各种环境下的应急流程,将各种故障对网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而用户也应该认识到,自身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运营商越来越复杂的网络可能会导致一些预料之外的问题出现。而且,运营商的网络很难做到完美的无缝、高速覆盖,在商场、隧道、地下停车场、沙漠等场景下,可能出现连接不畅的问题。为避免网络临时中断对工作、生活的影响,用户也应该考虑网络备份,例如同时拥有两个运营商的光纤宽带连接,同时拥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的手机号,当一个运营商出现网络问题时,通过另一家运营商的网络继续保持连接。尤其对政府用户、企业用户、工业互联网用户而言,备用网络可大幅提高整体应用网络环境的稳定性,最大程度地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