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在我国电信体制改革大潮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多年来,中国移动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顺应时代潮流,把握产业变革趋势,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成为连续17年获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的8家中央企业之一、11家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之一。
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在接受《国资报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移动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立足“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统筹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党建,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重要契机,深入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落地做实“5G+”计划,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经营业绩实现新发展,科创能力得到新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国资报告》:改革是决定国企命运的关键一招,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中国移动在改革三年行动方面进展如何?
杨杰:中国移动由我国电信体制改革孕育而生,具有天然的改革基因。1997年我们成为“央企海外上市第一股”,2022年又成为“红筹公司回归A股主板上市第一股”。通过在境内外上市,中国移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建立适应转型发展要求的运营模式,完善形成了“31+N”(31家省区市公司、多家专业机构)的组织体系,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中国移动集团党组高度重视、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策部署,面向公司“十四五”数智化转型发展,以创世界一流企业为总目标,研究制定了深化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共包括9大部分35条举措87项台账任务。
中国移动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标准,细化分解每项任务的目标、路径和里程碑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过程管控。优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组建跨部门虚拟团队,加强组织保障。探索采用沙盘推演等方法对改革方案进行验证,提升改革实效。强化督办问责机制,对9项重点任务专项督办,将三年行动改革纳入各单位业绩考核和党建责任考核、列入巡视巡察重点关注内容。
截至2021年底,中国移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度达93%,提前完成国资委70%的目标要求。在中央企业和国资体系中处于领先位置。
《国资报告》: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始以来,中国移动具体是如何推进的?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明显进展?
杨杰:一是制定实施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抓好顶层设计,谋划发展“新图景”。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要求,研究制定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发展战略,以党建统领企业发展,以创世界一流企业,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为总体目标;以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发展主线;聚力落实三转、三新、三融、三力“四个三”战略内核,构建基于“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的“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统筹推进CHBN(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市场)全向发力、融合发展。加强规划引领,绘制落地“工笔画”。科学编制中国移动“十四五”规划,力争“十四五”期末,在发展规模、结构调整、科创能力、运营效率、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五个新突破”。
二是全面落实国企改革重点任务。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推进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化集团公司董事会制度建设和规范运行。深化各级子企业董事会治理体系改革,纳入应建尽建范围子企业实现董事会尽建率达100%、外部董事占多数比例达100%。围绕市场化导向,深入推进“三能”机制改革。全面实行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建立与业绩强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人工成本中变动部分比例提升至70%,实现薪酬能高能低。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员工自由流动,市场化用工率达100%,实现员工能进能出。
三是系统优化公司组织运营模式。构建协同高效的“管战建”运营体系。建立集团管总、区域主战、专业主建的“管战建”组织运营体系,凝聚分工协作、利出一孔的协同合力。比如,集团公司制定云业务发展规划,区域公司加强属地化营销服务促进云业务发展,设立云能力中心提供专业化云服务支撑,移动云收入由2018年的6亿元增至2021年的180亿元,积极向国内云服务提供商第一阵营迈进。深化基层网格化运营改革。主动调整基层一线生产关系,划好责任田、选好责任人、建好责任制,在全国近2万个经营末梢全面推行网格化改革,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当前,中国移动正在实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改革,确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在提高企业效益、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不断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国资报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作为国之重器,中国移动近年来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杨杰:近年来,中国移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重要指示要求,依靠深化改革加速推动创新突破,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牵头组建5G创新联合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勇担现代产业链链长,担纲建设新一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是优化整体布局,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规划(2019—2021年),形成“一体四环”科技创新体系,公司研发机构超10家,参与建设了7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技术类人员占比达30%,2019年、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达235亿元、295亿元,2021年研发投入预计超300亿元。二是内外协同攻关,突破“卡脖子”瓶颈。全力落实国家攻关任务,1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成中期目标,填补多项技术空白。牵头组建5G创新联合体,按期推进44项联合攻关任务取得突破。成立5G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加强6G、下一代通信网络、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战略技术研究。三是发挥龙头作用,促进产业发展成熟。主动承担产业成熟度相对落后的2.6GHz和4.9GHz频段发展重任,带动2.6GHz频段与国际主流3.5GHz频段产业成熟度持平,加速4.9GHz频段端到端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累计吸引超17万名内部员工和1.3万支外部创客团队参与。四是落地“两给两出”,提升创新整体效能。坚持给政策给资源、出成果出人才原则,试点打造科研“特区”,推行“成本包干”“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建设“十百千”人才队伍体系,评选产生10名高层次专家人才(集团级首席专家)、2600余名优秀骨干人才(省级专家)。积极推进“科改”行动,分拆物联网芯片业务成立芯昇科技子公司,打造科技型企业转型示范。
当前,中国移动科技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标准化工作稳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有效授权发明专利突破万件,数智化产品能力行业领先,成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主力军。
下一步,中国移动将坚持创新在全局工作中的核心位置,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国家队、排头兵作用,高质量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努力成为自主核心技术的需求牵引者、技术供给者、创新组织者、应用推广者,为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贡献更大力量。
《国资报告》:改革增活力,创新强动力。在改革创新的推动下,中国移动呈现出了怎样的发展面貌?
杨杰:近年来,中国移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等重要指示要求,依靠改革不断促进转型发展,发力“两个推进、两个融合”(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全社会数智化转型,加速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速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民生深度融合),加快“三个转变”(转业务:业务发展从通信服务向信息服务拓展延伸;转市场:业务市场从ToC为主向CHBN全向发力、融合发展;转方式:发展方式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在大体量高基数基础上实现稳中有进、量质齐升。一方面,加快建设信息“高速”,畅通经济社会信息“大动脉”。以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为重点,系统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匠心铸就品质一流5G网络。累计建设5G基站超70万个、约占全球5G基站35%,基本实现全国市县城区、重点乡镇良好覆盖。科学部署泛在融合算力网络。创新提出构建以算为中心、网为根基,网、云、数、智、安、边、端、链(ABCDNETS)等深度融合,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算力网络。明确算力网络总体策略、实施路径,完善“4+3+X”数据中心布局,总机架能力超110万架。创新建设开放共享智慧中台。挖掘技术、数据要素价值,开创性规划建设具有运营商特色、中国移动特点的智慧中台,发布智慧中台AaaS统一门户,汇聚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260余项共性能力,能力月调用次数超90亿次,促进全社会“上云用数赋智”。另一方面,创新运营信息“高铁”,拓宽信息服务市场“新赛道”。构建基于规模的价值经营体系,深化融合、融通、融智,不断引领需求、创造需求。丰富千家万户数智化生活。推出面向个人的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和面向家庭的HDICT(家庭信息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咪咕视频、视频彩铃、和多号、咪咕音乐、139邮箱、权益产品、和留言、和彩云、和彩印、和包等10个产品客户规模破亿,带动5G业务快速发展,目前服务3.7亿5G套餐客户、2.2亿家庭宽带客户。比如,在东京奥运会期间,咪咕视频打造了优质观赛体验,月活客户规模突破3亿。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生产。建设工业互联网、教育、医疗等9 one行业数智化平台(工业互联网OnePower、智慧交通OnePoint、智慧城市OneCity、智慧园区OnePark、智慧医疗OneHealth、和教育OneEDU、乡村振兴OneVillage、智慧金融OneFinT、智慧文旅OneTrip),累计拓展5G行业应用6000余个,落地5G专网项目1800余个。比如,整体承建甘肃省数字政府项目,在深圳妈湾港打造了全国最大规模5G自动驾驶港口,在安徽顾桥煤矿落地了全国最深919米的5G智慧矿井。当前,中国移动依托5G、算力网络、智慧中台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正在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研究开发算力服务“算龙头”,实现从“卖连接、卖流量”向“卖算力、卖能力”转变。
中国移动坚持把提供优质的信息通信服务作为发展主航道,深耕主责主业,准确识变应变,逐渐成长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服务客户最多、盈利能力领先的电信运营企业。目前,基站总数达528万个(全球电信运营商第一)、占到了全球基站数量的30%,传输光缆2100万皮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20圈,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网络遍布神州大地,每天都在为9.5亿个人客户(全球电信运营商第一)、2亿家庭客户(全球电信运营商第一)、1500多万政企客户提供服务,成立22年来累计上缴利税超1万亿元。
《国资报告》:作为中央企业,中国移动如何推动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
杨杰:中国移动持续强化做好信息服务、赢得“人心红利”的责任担当,让亿万客户“畅享美好数智生活”。一是提供用得上的信息通信服务。累计投入超590亿元,扎实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工程,创新实践“网络+”扶贫模式,推动宽带网络覆盖全国99%以上行政村和99%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村,“平安乡村”信息化应用覆盖超13万个行政村,让农村及偏远地区老百姓享受与城市同等品质的信息服务。二是提供用得起的信息通信服务。2015年实施网络提速降费以来,手机上网流量单价降至2015年的二十分之一,大幅下调家庭宽带资费、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各项降费举措累计让利超4000亿元,惠及超10亿客户和超千万家企业。三是提供用得放心的信息通信服务。全力支撑打击治理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2021年拦截诈骗电话2亿余次、垃圾短信62亿余条,封堵涉诈网站139万个。
中国移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创建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新定位,践行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新战略,全力推进新基建、融合新要素、激发新动能,奋勇当先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助力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