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恪守承诺,有信心在中国市场恢复增长

作者:舒文琼 责任编辑:程琳琳 2022.06.29 09:00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中国是爱立信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爱立信将恪守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和投入,帮助运营商建好、管好、用好5G,推动5G与行业应用进一步结合,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价值。爱立信有信心在中国市场逐渐恢复增长。”在日前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方迎信心坚定地表示。

这也是方迎执掌爱立信中国区之后的媒体首秀。面对记者,方迎重申了对于中国市场的承诺,并强调爱立信在中国将继续做好三件事:专注5G“连接”,布局6G未来;赋能5G创新,培育产业生态;践行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向善之路。

244ed700f818a98919fc59701be1d79.png

 连接从未如此重要

在爱立信的三件大事中,专注5G“连接“居于首位,充分体现了爱立信对于连接的高度重视。那么当业界对应用和市场重兵布阵之时,为何爱立信会回归根源,强调连接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连接已经如同阳光和水一样不可或缺,成为数字化转型和赋能应用发展的核心动力,以及支撑现代社会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设施。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一旦离开了手机和连接,人们的生活将不可想象。

“连接从未如此重要。” 正因为如此,爱立信总裁鲍毅康反复强调,而做好连接也成为爱立信的使命所在。

纵观所有连接技术,凭借大容量、高带宽、低时延、超强稳定性的特点,5G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将成为未来10年最大的创新平台之一,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自从2019年5G商用以来,全球已经建成并开通213个5G商用网络,5G正在为全球运营商提供全新发展机遇。近期发布的《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显示,5G网络发展速度远快于4G-LTE,到2020年全球5G网络建设已覆盖全世界人口的25%,比4G-LTE达到同样覆盖率提早了18个月。展望2027年,全球5G人口覆盖率将达到75%,以5G为代表的连接能力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演进需求。

根据《爱立信移动市场报告》,到2027年全球5G注册用户将达到44亿,占移动签约用户的49%。到2022年底每智能手机平均月流量大概15GB,2027年预计达到40GB,其中5G流量占比大约60%。2021年年底视频相关流量占比约69%,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79%。

纵观全球5G市场,中国毫无疑问成为领跑者。截至2022年4月,中国累计开通5G基站161.5万座,今年有望突破200万座。当前,中国5G网络用户已达到4.5亿,全球占比达到70%。

5G独有的技术特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外部需求,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推动,注定会让5G成为一个巨大的创新平台。当前,行业对于5G连接的需求正处于爆发阶段。以我国为例,截至目前全国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达到2400个,5G应用案例超过2万个。5G与行业结合已经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爱立信继续做好三件事

方迎表示,作为通信行业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爱立信坚持信任、尊重、开放的态度,与业界一起推动全球统一标准发展,为连接夯实基础。爱立信还积极推动通信网络与其他行业相结合,例如爱立信最近收购了5G广域网企业方案提供商Cradlepoint,并将收购企业云通信厂商Vonage,都是在为发力企业级市场提前布局。方迎透露,在未来的组织架构中,爱立信将把企业网方案作为单独的产品部进行重点推进。

用心打造5G连接的爱立信得到了业界一致认同:Gartner在2021年5G魔力象限中将爱立信评为领导者,在Frost Radar的《全球5G网络基础设施市场》报告中,爱立信连续两年蝉联第一。截至目前,爱立信已在全球获得174个5G商用网络,在55个国家和地区为123个已经正式运行的5G商用网络提供设备。

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叠加下,中国迎来了发展新阶段。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其中,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撑技术,5G网络建设与应用创新意义非常重要。

“在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政策的加持下,中国5G网络建设应用创新正在提速,这些都需要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共同参与。” 方迎表示,“爱立信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30年时间,是唯一参与了中国从1G到5G建设的全球企业。爱立信将继续信守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做中国可信赖的合作伙伴。”

具体而言,爱立信在中国将重点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做好5G连接,布局6G未来。对于5G,爱立信将助力运营商“建好5G,管好5G,用好5G”。首先,建好5G。爱立信将继续凭借全频段的产品技术能力,基于硅芯科技,融合算力、工艺、能耗与系统优势,助力运营商建设5G精品网络;其次,管好5G。爱立信将助力运营商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网络,并利用自身在AI与网络自动化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网络效率。之后,用好5G。爱立信将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利用专网、网络切片等技术和工具,助力运营商用好这张网,并开拓行业市场。对于6G,爱立信已经和中国相关部门展开前期合作。

第二件,赋能创新,培育生态。在继续扎根中国、专注连接的同时,爱立信还会在生态建设与联合创新上贡献更多力量,助力更多本地企业走向全球。值得一提的是,爱立信中国区的研发投入最近几年持续增加,过去五年研发投入达到150亿元人民币,特别是2021年比2020年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在业界难能可贵。

第三件,践行可持续发展,走科技向善之路。弥合数字鸿沟、应对气候挑战是爱立信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基本点。爱立信将继续兑现承诺,与产业伙伴共同应对气候挑战,与中国“双碳”目标同行,并用科技推动教育公平和共同富裕。

 “零”接触自智与动态网络切片可圈可点

在助力运营商管好、用好5G方面,爱立信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创新之处。

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东北亚区数字服务事业群总经理张广焯表示,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整体架构从传统物理部署向虚拟化、云化方向演进,同时也引入了MMV、SDN、容器等诸多新技术。在这样的趋势下,网络运营工作愈加复杂,工作量激增,单靠人工方式很难实现网络运营,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运营从人工运营到自动化运营,再到意图自智成为大势所趋。它将助力运营商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避免由于网络复杂带来成本的不断膨胀,还可以释放人力资源,将更多人力资源聚焦在业务创新方面。

据悉,爱立信已经规划并实践了业务可视、运维自动、管理智能的“零“接触自智网。同时也在引领业务运营从人工到自动化,逐步跨向意图自智的目标。

在运维闭环中,爱立信”零”接触自智网络解决方案通过可视、自动、智能的场景引入,自智网络使其达到自修复、自配置、自优化的目的,从而更好地支撑运营商维护、网络运行、企业服务支撑。“当前我们正处于半自动化运行阶段,在未来的意图网络自治下,网络会自主收集和理解用户服务意图、行为意图和策略意图,从而更准确、更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张广焯表示。

在用好5G、赋能创新方面,网络切片成为重要技术手段,它能够提供虚拟的专有通信通道,保证特定业务和应用的使用性能。GSMA估计,到2025年,运营商的网络切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左右,网络切片将成为运营商捕捉各种5G用例商机的抓手。

张广焯指出,网络切片并非一项新技术,不过此前的网络切片基本上面向行业市场,现在网络切片正从行业领域走向个人领域,即to B功能to C化。动态网络切片为智能手机提供多个切片网络,只要手机遵循3GPP标准的URSP功能,就能为消费者的同一台智能手机提供多个网络切片,灵活实现业务分离。

据悉,爱立信已经与德国电信、三星完成了首个动态网络切片选择验证,实现了5G端到端的网络切片以及基于URSP的动态切片选择功能验证;另外也与OPPO、高通完成了动态网络切片选择功能的验证。

作为一家百年企业,爱立信虽然经历起伏,但始终把握连接技术的发展趋势,站在产业前沿。在中国,爱立信具备同样的决心、信心和耐心。“爱立信将凭借以5G为代表的‘新连接’技术、全球的网络及应用实践、丰富的产业生态资源,携手中国运营商与产业伙伴,共同助力中国构建‘新连接’时代,创新数字经济,赋能‘新阶段’,共同推动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方迎表示。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