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联院顾维玺:四大典型方法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包建羽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2.08.19 13:16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当前,数据已经成为当今新生产要素和发展引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带动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软件编程、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破解企业再生产经营中各项难题、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日益凸显。

202281880339889.png

8月18日,在2022移动转售业务全球发展峰会上,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智能化所副所长顾维玺讲道,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很多新机遇,渗透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但具体到企业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

具体表现为,升级路径方面,目前企业存在路径模糊、流程再造过程复杂、数字化生态建立困难的障碍。人才储备方面,存在数字化人才总储备量少、区域结构失衡、跨界融合人才供不应求、数字化人才梯度建设不足的障碍。技术门槛方面,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不高,设备上云量不足,聚数用数能力有待提升,数字化需求碎片化、个性化等都在制约企业数字化转型。除此之外,企业还面临信息安全风险复杂、企业安全防范能力较弱,投资大、决策难但回报周期长等方面的困难。

如何破除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困难,推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顾维玺提出了四种典型方法。

一是夯实数据底座,强化数据要素采集、工业设备上云。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制造业企业补齐信息化基础底座,围绕高耗能设备、高通用设备、高价值设备和新能源设备等重点工业设备,推进设备上云解决方案,夯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在企业内部,采用软件定义网络等新技术实现各生产要素的互联;在外部,通过利用低功耗广域网等技术进行企业间互联,保证数据要素采集顺利。

二是挖掘信息要素,重视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结合,充分挖掘数据信息。意识到对工业数据的充分挖掘是构建决策系统的关键,企业具体可以充分结合工业机理与数据驱动方式,通过知识蒸馏等方式,针对工业数据稀疏、噪音大等特点,加速模型收敛效果,实现因果关系分析,提升模型预测效果,最大限度挖掘数据资源,解决工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难题。

三是加快软件定义,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软件化沉淀。在研发设计上,推动研发主体从内部向多主体演进,研发流程从串行方式向并行方式演进,研发方式从基于文件向基于模型演进。在产品功能上,推动生产对象从功能产品向智能互联产品演进,推动硬件通用化、软件个性化成为趋势。在生产方式上,推动行业生产方式从实体制造向数字孪生制造演进,从流水线向网络化演进。

四是培育数字化工具共享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服务化延伸。大型企业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手段加速解决方案共享、设备共享、算法共享、算力共享、数据共享。中小微企业普通员工可以通过工业APP订阅功能,复用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完成高技术工作,降低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过度依赖。大企业可以通过收取数字化转型服务费进行盈利,小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实现盈利。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