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勤解读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态势

责任编辑:王禹蓉 2023.08.16 17:13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2023年8月16-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在8月16日上午的大会主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对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态势进行了精彩解读,详见下文。

image.png

中国信通院从数字经济体系框架出发,结合我国数字经济统计分类与产业发展实践,构建了数字经济产业图谱。图谱重点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产业数字化产业、数据价值化产业等三大核心,聚焦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环节,汇集各产业重点企业,绘制产业全景,为政策制定、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image.png

从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态势看,数字经济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周期、产业布局等呈现以下特征:

在产业结构方面,产业数字化产业成为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主导产业,产业数字化产业占数字经济产业比重由2007年的52.9%提升至2022年的81.7%。同时,产业数字化产业经历了由迅速扩张(2018年之前)到成熟发展(2018年之后)的阶段转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数字产业化产业的主导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数字产业化产业的比重由2017年的53.3%逐年递增至2022年的64.8%。三产数字化产业在产业数字化产业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比由2002年的58.5%波动上升至2022年的69.4%。

image.png

在产业关联方面,对数字化投入与产出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分为高、中高、中、中低、低度数字化产业五类。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12-2022年,涵盖仪器仪表、金融、科学研究、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高度、中高度及中度数字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拉动作用逐渐增大,对社会生产的辐射作用持续增强。

在产业周期方面,数字经济产业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从历史周期看,每逢我国国民经济下行承压期,数字经济产业均波动上升,显示出较强的产业韧性与辐射带动作用,具有明显的“逆周期性”,引领经济恢复发展。未来,在加快基础研发、增强产业链韧性等政策加持下,数字经济产业将进入企稳回升阶段,进一步发挥其“逆周期作用”,稳定经济发展。

在产业布局方面,数字产业化产业的区域极核模式较为明显,产业发展呈现华东地区遥遥领先,华南、华北、华中、西南地区持续追赶,西北和东北地区稳步发展的态势。产业数字化产业呈现区域点轴发展模式,整体受经济基础影响明显,总体呈现华东地区持续引领、华南地区稳步追赶、西南地区加速崛起态势。

从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态势看大型数字经济企业是前沿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人才、基础设施、研发投入、转型支撑等方面具备较强发展优势,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动力,辐射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小微数字经济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有所缓解,转型投入意愿提升,60.2%中小企业将数字化转型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同时,中小型制造企业持续推动与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核心业务转型,推动数字化应用从单点突破到综合集成。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稳步发展。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数量与估值占比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新晋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中,我国数量占比达38.0%,估值占比达47.1%。同时,我国数字经济独角兽企业主要分布在二产数字化行业中,在全球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image.png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