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电首个“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授牌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3.08.20 10:39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8月19日,在2023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广电宁夏网络有限公司被授予“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宁夏广电是中国广电集团首个授牌机构。

文化数字化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是数据变现。数据变现的前提是被发现。通过标识解析,数据就能够走出“孤岛”被发现,从而转化为文化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开发。

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建设是以“数据保真”为本,扣好文化数字化的第一颗扣子,通过汇集文物、古籍、美术、地方戏曲等数据资源,开展红色基因库建设,贯通已建或在建的文化专题数据库,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要素,从中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素材和源泉。

中国广电(宁夏·中卫)数据中心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广电宁夏网络有限公司已建成总长度4000多公里的一级光缆干线网,能够有效承载国家文化专网服务。更重要的是,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这里有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水洞沟,有战国长城和明长城等古长城遗址。宁夏还是红色文化,包括红军长征会师地、陕甘宁革命旧址等。目前宁夏广电已为区内80余家文化机构提供文化专网服务,未来作为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注册中心的派出机构,宁夏广电将为入驻基地的机构提供标识编码注册登记和解析服务,助力宁夏丰厚的文化资源被发现再利用。

截至目前,已获“国家文化大数据标识基地”授牌的机构共有八家,标识基地建设把文化各行业优势串联在一起,群策群力,把数据关联起来,把数据管理起来,并发展出强大的算法,推动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发现、交易、变现。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于盘活文化资源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特别是自然语言智能识别技术突破,降低了使用门槛,可以让更多人搜索并使用文化数据。算力、算法加数据,几乎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标配”。随着标识基地越来越多的数据“被发现”,标识基地在大模型训练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具有文化内涵的数据将受到青睐。基于文化大模型而建设的提示工程,为标识基地发展创造出更多发展机遇,开辟崭新业务。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