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91208人合作完成“数字点火”大项目的背后……

作者:王禹蓉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3.09.26 09:56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杭州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数字化发展的“排头兵”,“数字之城”的称号早已深入人心。而就在刚刚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杭州再一次展现出一座“数字之城”应有的绚丽一面。

9月23日傍晚,承载着105791208位“数字火炬手”力量的数字人火炬手,迈着坚定的步伐,跨过钱塘江,走入杭州亚运会主运动场大莲花,完成了全球首个数字点火仪式,这也是史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亚运会开幕式点火仪式。

数字化让人人成为“火炬手”

“我们决定首创一种万众参与、数实融合的数字点火仪式,让每个人都能在数字世界里参与亚运,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表示。

在亚运会开幕的100天前,“薪火相传”线上火炬接力活动正式启动。100天的时间里,超1亿位数字火炬手四海相聚,并在开幕式当晚携手点燃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创造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点火仪式

640 (10).png

据悉,这超一亿人的庞大项目是在支付宝的技术支持下圆满完成的。三年时间里,支付宝工程师们针对300多台不同年代、不同型号的手机,进行了超10万次测试,敲下了20多万行代码,并通过自研Web3D互动引擎Galacean、AI数字人、云服务、区块链等多种技术的结合,保障了使用8年前老旧手机的用户都可顺畅成为数字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

同时,为了让每一位数字火炬手都能拥有专属的定制数字人,支付宝还特别开发58个捏脸控制器,人工智能根据人脸识别画出数字火炬手的面孔之后,可对脸型、头发、鼻子、嘴巴、眉毛等进行调整,实现自由换装。这个应用可提供2万亿种数字形象,满足了“一人一面”的定制需求。

1695693233382086305.jpg

此外,在最终点火时刻,为了保障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共同点燃主火炬,主火炬塔通过“智慧大脑”,同时精准控制机械、燃烧、灯光、装饰四大系统运作,通过与各个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交流,准确指挥每个系统的运作,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成功点火后,每一位数字火炬手都可以收到一张数字点火专属证书,镌刻着每位数字火炬手独一无二的形象。这张证书通过分布式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可以永远铭记点燃圣火的荣耀一刻。

元宇宙成为“数智亚运”绝对加分项

“智能筹办亚运”一直是亚组委的办赛宗旨之一。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杭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姚高员曾表示杭州持续迭代升级数字化办赛平台“亚运在线”,打造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推出亚运史上首个数字火炬手,上线亚运Pass,落地自动驾驶、智能公交等应用,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筹办工作效率和服务保障效能,充分展现“数字中国”建设成果。

其中,由支付宝协助亚组委开发的“智能亚运一站通”自上线以来,用户注册量已超过1亿人,访问量高达43亿,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智能体育典型案例。特别是在现场,杭州亚组委与开幕式导演团队突破性地将AR技术用于现场的演出,观众进入智能亚运一站通,就能配合现场的节目和舞美效果进行多种趣味互动。

早在亚运会开幕前的一个半月,杭州亚组委还发布了“亚运元宇宙平台”,向全球推出首个大型国际综合体育赛事元宇宙,标志着智能亚运数智服务正式跨入元宇宙时代。

据了解,“亚运元宇宙”是杭州亚组委联合中国移动共同打造的元宇宙智能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融合AI智能、数字孪生、VR等技术,打造亚运场馆、城市文旅、亚运个人藏馆三大创意空间,创造了亚运知识科普与问答、虚拟竞技、元宇宙观赛、智能互动、AIGC个人藏品等六大创新体验,实现了用户以虚拟人物的方式观赛、运动、游览城市的多种功能,为亚运观众提供“沉浸、精彩、互动”的元宇宙体验。

开幕式上,凭借中国移动强大的5G+云算力能力,融合人工智能、AI空间定位、AR云渲染、AI数字建模等技术,中国移动咪咕受邀参与打造的“开幕式AR互动特别环节”,以元宇宙的创新场景应用,为场内外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互动体验。在《灯火耀古今》的诗雨江南氛围里,海内外朋友们通过咪咕视频AR互动一同放飞亚运华灯;在“助燃亚运火炬”环节,通过现场用户和咪咕视频线上用户的数实同屏助力下,用户一下下敲击而成的火苗向 “潮涌”汇聚,点亮亚运火炬。

1695693233273047951.png

“我们希望让几万名观众,能参与到开幕式中,成为现场演出的一部分。”总导演沙晓岚表示,“这也是智能亚运的一个体现,以科技创新之力,打造亚运经典记忆。”

从北京冬奥会的“智慧冰雪”,再到杭州亚运会“智能亚运”,一项项“黑科技”不仅为全球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感和参与感,还向世界各国展示了我国的先进科技水平。特别是本次开幕式上的全球首个数字点火仪式,为我国数智化发展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和发展方向。

杭州亚运会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中,还将有哪些精彩的“黑科技”精彩亮相,为“全民亚运”提供科技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