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加速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3.10.18 11:41 来源:信通院云大所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通信业加快打造算力基础设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联通网络部副总经理赵静宜表示,《行动计划》突出特点就是强化算、网、存、用协同推进。作为算力网络建设“国家队”,中国联通将全面贯彻落实《行动计划》要求,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赵静宜指出,《行动计划》明确了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引信息通信行业奋力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方位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我国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高速增长,算力总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同时算力设施协同不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空间分布广泛、建设方多元、系统异构的算力基础设施如何互联互通、高效运载、资源共享,算力基础设施与产业需求如何同步匹配,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行动计划》结合算力基础设施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了“多元供给,优化布局;需求牵引,强化赋能;创新驱动,汇聚合力;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则,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发展量化指标,同时聚焦工业、教育、金融、交通、医疗、能源等领域进一步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行动计划》的发布必将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提档升级。

在算力供给方面

应对智能算力需求快速增长,打造全面覆盖的一体化多层级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实现规模化、体系化、多元化的高水平算力供给。中国联通持续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已形成覆盖全国的“5+4+31+X”云网边一体、梯次分布的多层级算力布局体系,建成20+超大型高品质国家级算力枢纽节点,大型算力中心基本覆盖31省,基本实现一城一池,MEC节点超500个。下一步将不断完善算力综合供给体系,加强多元化智能算力布局,实现混合异构的算力融合,打造多样化、普适化、泛在化的算力体系,筑牢算力发展的基础设施底座。

在算力联接方面

应对算间互联和算力接入的快速增长,打造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智能调度的算网底座,实现算力高效联接、按需随选。中国联通持续深耕高品质算力网络,以算力互访、高速直达为出发点,采用新型G.654.E光缆搭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新八纵八横骨干高效直达光缆网;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400G OTN实验网,打造“超快专用车道”;国内互联网访问平均时延小于29ms,行业持续领先;打造算网一体化编排调度平台,已实现20多个云商、350多个内外部云池和DC的多样泛在算力统一管理调度。下一步将持续升级承载网络能力,打造基于算网融合设计的服务型算力网络,形成网络与计算深度融合的算网一体化格局,赋能算力产业发展。

在算力应用方面

应对行业多样化需求,以通用+智能多元化算力底座承载专业化应用,面向工业、教育、金融等行业应用提供智能化服务。中国联通依托5G边缘云,在全国334个城市实现了一点入云和弹性组网,完成了从网络赋能到算力下沉的转变,积极助力千行百业上云用数赋智;通过联通云等承载的智慧城市基座,已在全国成功落地千余个智慧城市项目。例如,智慧医疗领域已在全国56个城市建成医疗云节点,与200多个卫健委实现对接、与1000多家医院进行合作,打造了多个标杆示范。下一步将持续提升智算能力和算力算效水平,将多样化算力融入行业应用助力行业转型。

在节能降碳方面

中国联通应对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打造绿色算网,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全生命期绿色低碳发展。中国联通制定并落实面向双碳的“‘3+5+1+1’行动计划”,坚持优化增量和改造存量“双轮”驱动,打造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典范,目前已自主研发了云舱、一体化电源、智能双循环多联模块化空调等节能产品并规模应用,率先应用了集中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通信运营商新风自由冷却技术、运营商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的分布式能源,累计10+算力中心入选工信部评定的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规建维营全过程节能降碳,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研发,开展液冷、储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试点应用,打造算力碳效水平领先的绿色算力基础设施。

在数据安全方面

应对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升网络安全、强化数据安全、推进供应链安全。中国联通勇担网络安全现代产业链链长责任,持续提升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不断完善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引,强化重要数据识别、数据分类分级等数据资产管理,开展算网数据分级安全保护;建设国内通信行业首家同时具备IT软硬件检测能力的国家级CMA+CNAS信创实验室,打造了覆盖软件供应链整体阶段的安全原子能力,构建形成供应链安全漏洞管理体系。下一步将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供应链安全能力建设,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