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级对标iPhone15 Pro!小米14系列发布

作者:朱文凤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3.10.27 16:0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作为首发机型,小米14系列在骁龙8 Gen 3发布的第二天如期而至。10月26日,小米澎湃OS暨Xiaomi 14系列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推出以人为中心,构建“人车家全生态”的小米澎湃OS、产品力越级对标的Xiaomi 14以及具备多个科技创新的Xiaomi 14 Pro。

雷军表示,多项先进创新交汇,小米14在性能、影像、日常体验等多个领域全面跨越式升级,可越级对标iPhone 15 Pro。

image.png

在性能方面,小米14全球首发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并且配备LPDDR5x 8533Mbps高频内存、UFS 4.0闪存,是如今量产最强性能铁三角,相比上一代CPU性能提升32%,功耗降低34%,GPU性能提升34%,功耗降低38%。同时小米14采用环形冷泵散热系统,散热效果相比传统VC提升3倍,保证第三代骁龙8能够进行持久的高性能输出,实测《原神》30分钟几乎满帧,最高温度只有43.2℃。此外,通过与小米澎湃OS深度融合,小米14在应用安装速度、连续启动应用速度、信息流刷新流畅度、符合复杂场景发热等多个指标均全面领先。

image.png

在影像方面,小米14采用5000像素主摄+5000万像素浮动长焦+5000万像素超广角的徕卡影像组合。小米14全系搭载徕卡Summilux大光圈高速镜头,主摄光圈提高至ƒ/1.6,小米首颗影像传感器光影猎人900,让小米14的进光量达到Xiaomi 13的180%,也是iPhone 15 Pro的1.2倍,在暗光、大光比等特殊场景下,依然能够精准、稳定还原光学影调。长焦搭载饱受好评的75mm徕卡浮动长焦,补齐了全场景拍摄能力,并支持10cm至无穷远的连续对焦范围。

image.png

在屏幕方面,小米14屏幕采用C8发光材料,带来高达3000nit行业最高峰值亮度,阳光下也能清晰显示;同时采用了LTPO技术,支持1-120Hz的可变刷新率,还具有全程DC调光和1920Hz PWM调光功能,获得莱茵三重护眼认证。

在续航方面,小米自研澎湃双芯电力系统,搭配高能量密度电池,带来小米旗舰史上最长续航,DOU续航测试结果可达到1.43天,同时支持90W的澎湃有线秒充和50W的澎湃无线秒充。小米14 Pro则多采用了一颗小米澎湃P2快充芯片,把电池容量提升到了4880mAh,支持120W澎湃有线秒充和50W澎湃无线秒充。

其他方面,小米14配备了四麦克风阵列和立体声扬声器,支持杜比全景声,支持USB 3.2 Gen1 5Gbps接口,传输速度为上一代的10倍,支持IP68和Wi-Fi7,并首发预装了澎湃OS自研操作系统,自此将开启“自研+全设备互联”的时代。

image.png

在Xiaomi 14的基础上,小米14 Pro进一步提升了科技感和创新体验,呈现出比iPhone 15 Pro Max更强的创新活力。

image.png

在影像方面,小米14 Pro首次引入了无级可变光圈,可在F/1.42~F/4.0的范围内自由调节光圈值,像瞳孔一样自动适应光线。这种1024级可变光圈的设计,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拍摄效果,也为用户带来了更丰富的创作可能。

在屏幕方面,小米14 Pro则采用了全等深微曲屏,实现四边四角连续相同弯曲半径,既有直屏的视觉享受,又兼具曲面屏的顺滑手感。据悉,此屏幕由小米自主设计,提前两年预研,相比传统屏幕投入18倍研发费用,共申请专利超过130项。

image.png

在材料方面,小米14 Pro创新采用小米龙晶玻璃,相比一半玻璃,具有10倍的抗跌落性能和1.25倍的耐划性能。此外,小米14 Pro还推出了钛金属特别版,边框采用99%纯钛材料打造,强度和硬度远超铝合金边框。

在安全方面,小米14Pro还拥有独立的安全芯片,可以更好地保护用户的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级别的数据安全性。

发布会透露,小米14提供四种存储版本可选,8+256GB 3999元、12+256GB 4299元/16+512GB 4599元、16GB+1TB 4999元,共有黑色,白色,岩石青,雪山粉四款配色可选。小米14 Pro共有岩石青、白色、黑色以及钛金属特别版四种配色,售价4999元起,即日起在小米商城、小米之家、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以及小米京东旗舰店等官方渠道开启预约,10月31日晚上8点正式开售。

小米新十年的战略目标是持续投入底层核心技术,致力成为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领者,在这届发布会上,小米呈现了众多领先技术,而小米硬核技术创新跨越式井喷的背后,是小米坚持大规模投入底层技术的决心与定力。据介绍,2022年小米研发投入162亿元,相当于全国研发经费总投入的0.53%,小米2023年总研发投入将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截至目前,小米技术研发进入12个技术领域,包括5G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同时基于智能制造,进入机器人、无人工厂、智能电动汽车等多达99项细分领域。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