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要重视工业互联网的软件生态

作者:刘艳玲 责任编辑:王鹤迦 2023.11.22 09:28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11月20日,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湖北武汉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出席大会并以《AI赋能工业操作系统》为题发表演讲。

据邬贺铨介绍,工业互联网由内网和外网组成。内网主要是现场工控系统,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工控单元,以及嵌入式软件;外网的重要组成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就是在现场工控系统上,加上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业应用。

对于如何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邬贺铨表示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是综合行业龙头企业的经验和知识形成共性技术,功能明确、技术成熟度、可靠性高,但无法覆盖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演进迭代进程也较慢,通常适用于PaaS层。另外一种是企业自身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设计,但面临着定制成本高,标准化程度和成熟性不高,通常适于作为SaaS层。而在应用上,常需将两者融合使用。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目前已有的基础大模型还很难直接应用于工业领域,需要基础大模型提供方与企业合作开发行业大模型,将特定场景的专业数据加入基础大模型进行再训练,优化出行业大模型嵌入PaaS,将生成式AI能力注入工业操作系统。

“即便基础大模型提供方与企业合作开发行业模型,那也是有一定能力的企业才能做到,对于大量中小企业,还是可望而不可即。”邬贺铨表示,把大模型缩简并通过在PaaS和SaaS间插入一个MaaS新模块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大模型接口,加入企业自身数据对模型进行精细化应用,才是中小企业运用行业大模型的发展之道。

邬贺铨指出,基础大模型提供方与垂直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行业大模型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中心化方式,即垂直行业企业把自身数据交给给基础大模型提供方,由对方进行加密数据训练,再将训练结果反馈给垂直行业企业。但问题是垂直行业企业在技术层面要完全依赖基础大模型提供方,未来不能独自升级,还要担心是否会有数据泄露等风险问题。

另一种是非中心化模式,即基础大模型提供方把模型放到垂直行业企业,由企业结合自身数据进行加工微调,但这样的方式也存在挑战。例如,基础大模型训练的方式跟后面垂直行业训练的方式如果不一致,将导致两边的数据产生协同问题,甚至会干扰前面训练的结果。因此,邬贺铨认为,需要把预训练和微调训练交叉混叠进行。

此外,邬贺铨认为,要重视工业互联网的软件生态。目前,工业互联网大量使用开源软件,但我国在开源社区参与度不高。另外在面向不同场景的人工智能计算硬件指令集、软件微架构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兼容,也就难以形成规模。他表示,希望通过标准化软件框架,积极参与和主导开源社区建设,选择重要行业软件入手建立生态。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