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脉络、发展方向及对运营商的启示

责任编辑:包建羽 2023.11.28 19:14 来源:中移智库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今年以来,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进一步战略性部署。本文重点研究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脉络、未来发展方向、信息化诉求,以及对运营商的启示。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脉络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内在要求,也是拓宽区域发展新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内容。

从发展历程看,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低水平区域均衡发展到区域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历程[1]。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发展内地市场,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优先促进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区域差距逐渐拉大。上世纪九十年代,为缩小经济差距,区域协调发展逐步被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使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

从战略格局看,形成了以四大板块为支撑、五大区域战略为引领、其他重点战略为补充的“4+5+X”战略崭新格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基本形成了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四大板块战略为支撑,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大区域战略为引领,以“一带一路”倡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等重点战略为补充的“4+5+X”战略布局,塑造了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国内东中西和南北方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演进脉络见图1。

1701170132214.png

图1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演进脉络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未来发展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结合党和国家战略部署,研判未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方向。

一是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加速形成”。我国将加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力度,坚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持续完善“4+5+X”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总体布局,通过充分挖掘四大板块的发展潜力,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湾大湾区等动力源地区引擎带动效应,进一步释放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同时依托重要功能区建设、新型城镇化战略等重大战略和差异化的区域政策,逐步化解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二是城市群、都市圈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作用“加速增强”。党中央提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人口和经济要素更多地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发展潜力愈发凸显[2]。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地区GDP合计达49.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40%[3]。未来,我国将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智慧城市以及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助力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三是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速完善”。面对全球产业链“内向化”趋势,大国的竞争正在逐步演变成为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区域一体化重要性进一步彰显。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实施促进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等措施,积极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未来,相关的政策工具、法律保障、预算资金等将加快从“战略层”转向“落实层[4]”,推动区域合作互助机制、利益共享共担机制、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差异化考核机制等逐步健全。

四是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的战略位置“加速凸显”。党中央极为重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发展,多次明确提出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扶持力度,这表明特殊类型地区的发展已成为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未来,我国将结合这些地区的差异化特点,通过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构建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政策体系、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等“一揽子”措施,保障特殊类型区域的发展能力和信心。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信息化诉求

运营商作为国资央企,肩负着央企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同时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应立足资源禀赋,找准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结合点、契合点。通过梳理发现,各区域依托战略定位有着差异化的信息化需求,但在加快构建互联互通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对民生改善、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的注智赋能作用等方面存在共性化信息诉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完善都市圈信息网络一体化布局”“建设超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等。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信息技术注智赋能方面,提出“深化信息惠民服务”“提高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设基于人工智能和5G物联的城市大脑集群”“探索智慧城市管理新模式”等,具体详见表1。

表1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信息化诉求[5]

1701170175727.png

关于运营商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思考

综上,运营商高质量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针对重点区域制定配套措施。研究制定匹配支撑京津冀、粤港澳、东北振兴等重点区域发展的专项配套措施,把握地区差异,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各区域的整体发展策略、资源配套和政策支持,并推进落地实施。二是建强区域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合理优化5G、云计算、AI等新基建布局,加快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资源布局,打造区域资源共享、协同高效、绿色安全的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三是提供区域一体化信息化服务。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加快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产品及解决方案,强化信息扶贫,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四是构建区域合作长效机制。深化重点区域合作互动,搭建跨地区跨行业产业、技术、创新、人才等合作平台,探索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创新央地合作模式。

通信世界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及标有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通信世界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通信世界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发表评论请先登录
...
热点文章
    暂无内容